土地,對原住民來說,如禮物,如母親,是重要的文化指標。
與漢人「土地財產權」的概念不同,原住民的生活與土地息息相關。根據原民會調查,全臺灣原住民傳統領域共約 180 萬公頃,然而,2017 年原民會通過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卻僅保障了其中的 80 萬公頃。究竟為何 100 萬公頃從中消失?傳統領域如何認定?劃設完之後就真的沒事了嗎?
傳統領域是指原住民的重要文化地景,其中包括傳統祭典土地、祖靈聖地、舊部落土地、耕墾土地、狩獵區與傳統海域,各自代表原住民生活的一塊。自 2002 年起,原民會組織調查團隊,以各地部落地圖為雛形,調查各部落傳統領域的疆界與歷史變遷,歷經 6 年的調查後,才確立 180 萬公頃的傳統領域,佔全臺面積 50%。
劃設傳統領域並不影響土地所有權。原住民文化基金會指出,劃設僅影響有開發需求的政府機關與財團,使用土地須經部落會議同意(稱諮商同意權),此舉僅是保障土地作為傳統文化一環的原住民,能擁有參與並決議的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