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進度0%

不適任還是策略性封殺,憲法法庭面臨停擺?大法官提名審查,歷代立委都問了什麼?

不適任還是策略性封殺,憲法法庭面臨停擺?大法官提名審查,歷代立委都問了什麼?

閱讀時間 10 分鐘

立法院在今(24)日進行大法官人事同意權投票,投票結果中午出爐:7 位大法官提名全數未通過。現行的大法官僅有 8 名,根據最新的《憲法訴訟法》,代表憲法法庭將停擺。
自從今年選舉選出三黨不過半的國會,朝野衝突不斷提升。上個會期修法過程引發爭議的《立法院職權行使法》通過後,民進黨提出釋憲案,於今年 10 月被大法官判定部分違憲。國民黨立委翁曉玲隨即提出《憲法訴訟法》修法,要提高釋憲案開會及決議的門檻,百位律師發起遊行抗議,時代力量黨主席王婉諭也批評這是「政治報復」行為。
而《憲法訴訟法》修正案上週在混亂中三讀通過,規定至少要 10 名大法官才能夠開會、9 位大法官才能作成同意決定——這讓今天的大法官任命投票特別受到矚目。
大法官負責解釋憲法和法律,當國家機關遇到權限爭議時——如立法、行政、司法間的衝突——也會交由大法官處理;憲法法庭也會處理人民請願,根據司法院統計資料,2023 年憲法法庭共收件 2634 件,人民聲請釋憲就佔了 98%。大法官由總統提名,立法院行使同意權,代表大法官的任命須經由立委審查,只要個別候選人能拿到相對多數的同意票,即可通過任命。
READr 從立法院公報系統,整理了過去 20 年立法院審查大法官時的提問,並分類成多類主題,從中發現:除了直接與司法相關——如大法官的角色定位與司法改革以外,個人的國家認同、或如何解釋「中華民國」的憲法定位,也是被經常被問及的熱門議題。
除了國會改革修法相關議題,提名人接受國會審查時,立委的提問也圍繞在今年 9 月出爐的死刑釋憲結果。綜觀過去立委審查大法官的提問,對廢死的態度是大法官必考科目,特別是在鄭捷案後的 2015、2016 年引發高度討論。儘管今年憲法法庭已判定「死刑有條件合憲」,但多位立委在詢答時仍以玉井縱火案、臺版柬埔寨等重大刑案為例,追問各候選人對死刑的明確表態。

本屆關心什麼?候選人曾連署反對國會改革法 過往政治表態也成焦點

今年 5 月,藍白主導的「國會改革」修法,遭民進黨團質疑違憲並聲請釋憲。8 月,立法院各黨派因此站上憲法法庭,接受大法官的詢答。最終釋憲結果出爐,判定該修法部分違憲。
下一屆司法院長被提名人、現為臺大法學院特聘教授的張文貞,過去曾多次擔任釋憲案的鑑定專家學者,也包括今年的國會改革釋憲案。當時在憲法法庭的言詞辯論庭時,張文貞明確表達反對意見,認為國會改革法跟過去的釋字及憲法意旨不符。
不只張文貞,本屆大法官被提名人何賴傑、廖福特都曾經參與「立法院應將國會五法退至委員會」的法律學者聯合聲明連署,這些過去的表態都是立委詢問的重點。
被提名人的過往發言和政治表態常常成為立委審查焦點,例如本屆大法官被提名人姚立明,過去曾參與倒扁「紅衫軍」運動的經歷被翻出,民眾黨立委陳昭姿就連續針對這項經歷接連追問:「紅衫軍的帳目清不清楚?有沒有問題?」、「那些錢有沒有進到你口袋?」、「你記得是誰指控紅衫軍帳目不清嗎?」,姚立明則回答自己並非幹事人員,也否認這些指控。
另一名因為過往議題表態備受關注的,還有大法官被提名人劉靜怡。此次審查過程,劉靜怡過去評論時事的發言被立委一一檢視:例如曾批臺大聘請管中閔為校長「是一場搞笑劇」,稱民進黨立委王義川「蠢到爆表」,也曾在個人社群帳號質疑蔡英文論文證明,以及批評現行《反滲透法》「是在扮家家酒」等等。
在這次同意權的投票中,劉靜怡獲得高達 105 票的反對票,代表連民進黨內都不支持,最終只拿到民眾黨的 8 票同意。

「死刑」歷年審查都受到關注、今年釋憲結果出爐立委問得更多

今年 9 月,憲法法庭宣布死刑有條件合憲,指出「判處死刑」必須經由法官一致決,且精神障礙或相關疾患者不可判處死刑等。儘管憲法法庭以給出定論,但立委的死刑提問,反而比往年多了一倍。
「殺害同居女友、母親同居人,姦殺 80 歲老婦,這樣算不算情節重大?」、「『我殺的人比鄭捷多,我破了臺灣的記錄,希望判我死刑,如果不怕我死刑,我出去繼續殺人。』知道這句話誰說的嗎?」、「這些人的痛苦遺言、家屬的悲鳴,被虐殺所有的情節。你沒辦法感受吧?我想請問廖教授,這個案子會怎麼判?」
這些都是在審查階段,國民黨立委徐巧芯詢答過去表態支持廢死的被提名人廖福特時的提問。
徐巧芯詢答時,接連提及臺版柬埔寨案、新竹輪胎行縱火案、臺南玉井縱火案、士林箱屍命案⋯⋯及鄭捷案等近 10 起臺灣歷史上的重大刑案。面對連番追問,廖福特僅肯定其中不乏情節嚴重的犯罪,但不暸解案情細節,尊重法官的個案判斷。
除了廖福特,過去曾表態支持廢死的還有被提名人何賴傑、劉靜怡、陳運財等,立委們也圍繞著死刑釋憲內容提問,如:「如何定義嚴重罪行」、「間接故意殺人是否能判死刑」、「一致決是否等同實質廢死」以及「如何回應反廢死的民意」。
過去,死刑議題也常成為立法院審查大法官的焦點。尤其是 2003 年,司法院副院長城仲模還因在法務部長任內曾核准死刑,且執行程序被批草率,被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評為不適任大法官,死刑議題也再度成了當年立委審查的爭議焦點。
「如果進行公投,人民還是通過死刑依法半年內要執行的話,請問您會執行嗎?還是會繼續做出你們朝向廢死的判決呢?Yes or No?」(2023 年,國民黨立委游毓蘭提問尤伯祥)
「像他們提出江國慶的死刑冤案而反對廢死的部分,你認為廢不廢除死刑跟冤案有沒有關係呢?」(2019 年,親民黨立委周陳秀霞提問楊惠欽)
「現在死刑定讞後,都會拖很久才執行,這樣子的作法,4 位認為恰當嗎?既然定讞,大家期待是罪有應得,希望能趕快執行,但是我們一向都拖很久,這樣子的執行面,4 位被提名人看法為何?」(2015 年,台灣團結聯盟葉津鈴提問四位大法官候選人)
民間司改會以快遞的方式將一份報告送到立法委員的手中,相信本院的同仁都已經收到了,在這份長達六十幾頁的報告中,其中的四十頁都在批判城副院長不適任大法官這個職務,⋯⋯其中特別提出有關周峋山死刑執行程序不夠完備,有人將這份報告列為「倒城記」,請問城副院長對此份報告有何看法?(2003 年,台灣團結聯盟陳建銘的提問)

「願不願意唱國歌」 憲法中華民國也是歷年必考題

綜觀歷年立委審查大法官的發言紀錄,「中華民國的憲政定位」也是常見提問。其中,國、親兩黨比起其他黨派更關心這個主題,部分問題都圍繞在國家認同上。
從 2003 年至今的資料顯示,「領土」、「固有疆域」、「主權」這些詞常常出現在立委的提問中。尤其民進黨執政任內,「憲政國家定位」經常是大法官被提名人的固定考題。2016 年,面對蔡英文任內首批提名的大法官,時任國民黨立委林德福甚至向許志雄提問「你願不願意唱國歌?」。
不過這個要求被許志雄一口回絕。他的回答是:
「人不能違背良心。國歌的第一句話「三民主義」,可是三民主義裡面的問題很多。」(2016 年,時任大法官被提名人許志雄對是否唱國歌的答覆)
不只如此,當時被提名人詹森林、黃瑞明都收到類似要求,不過他們皆拒絕唱國歌,黃昭元更被親民黨立委陳怡潔提問:「許志雄教授說,他不願意唱國歌是因為『良心』兩個字,他認為三民主義有問題,請問你的立場是一樣的嗎?」
「不太一樣。」黃昭元則回答:「我五音不全,我不會唱歌。」陳怡潔再次追問:「那你的立場是什麼?」、「你不會唱國歌?」黃昭元仍堅持:「我不會唱,我五音不全啊!」直到陳怡潔問「那唱國歌的就沒良心嗎?」,黃昭元才答覆,「一個民主國家不應該強制人民去表態。」
儘管提問數量比不上國親兩黨,但民進黨立委也常提問「主權問題」。
例如現任總統賴清德在 2007 年擔任立委時,就曾詢問「根據憲法,中華民國領土是否包括中國大陸?如果大陸地區人民提出釋憲,是否會駁回?一定會駁回吧?」得到候選人肯定的答案後,過去臺獨立場明確的賴清德,更進一步提問,質疑目前憲法的適用性:「大法官應該以獨立自主的精神去解釋憲法相關條文,釋憲是大法官重要的職責之一,但是,過去的大法官固守 60 年的憲法,請問那一部憲法適合目前台灣的現狀嗎?」
由於今年審查焦點轉移到死刑與國會改革,主權議題相對過去少了許多。不過今年也有新的問題類型出現,例如民眾黨立委林憶君的提問:「如何看待中國用 AI 對臺灣認知作戰?」以及民眾黨立委陳昭姿的提問「是否同意提高國防預算可以捍衛國家安全和主權?」

時事話題今年少 過去有論文案、綠卡事件砲火連連

過去立委審查時的提問內容中,不同年度的重大時事也入題,例如 2019 年管中閔案,以及 2008 年的毒奶粉事件以及 2003 年健保雙漲,都曾成為當屆大法官被提名人的答辯重點。
今年大法官審查階段,除了代理孕母、人工智慧等時事議題,還有多位立委問到日前南韓總統緊急發布戒嚴令,民進黨的態度。由於民進黨 Threads 社群貼文引用,類比 Team Taiwan 也正「抵抗世界等級的暗黑勢力侵蝕國家」,該言論被外界解讀為支持剷除異己的戒嚴行動,引發爭議。儘管貼文不久後已被下架,民進黨也出面道歉,但相關提問也出現在大法官審查會議上。
「你怎麼看在執政黨的黨團哦,在不到幾分鐘的時間看到南韓宣布戒嚴哦,馬上見獵心喜,⋯⋯所以能夠我們國家能夠存在挺戒嚴的思想嗎??」(2024 年,國民黨立委洪孟楷提問何賴傑)
「⋯⋯畢竟我們的民主或是法治的基礎其實已經穩固了許多。以我個人來看,當然不能夠再戒嚴,或有這一種戒嚴的想法,因為時代不同了。」(2024 年,何賴傑回覆洪孟楷提問)
「目前中華民國憲法關於這個緊急狀況的法治,只有這個戒嚴跟緊急命令,那緊急命令的相關程序,在過去憲法的增修已經有比較完善明確的條文。⋯⋯如果說立法院想要跟韓國一樣,要有一個很緊急的狀況去因應緊急戒嚴的話,就是修改《戒嚴法》,讓它變得更明確一點嘛。」(2024 年,張文貞的回覆)
除了對執政黨的發言爭議,被提名人過往的經歷,以及和執政黨的關係,也會成為關注焦點。例如 2023 年國民黨立委賴士葆就針對畢業自臺大的朱富美、蔡彩貞兩位被提名人詢問對陳明通論文抄襲案的看法,作為臺大校友「不會覺得丟臉嗎?」,還進一步詢問蔡彩貞就讀臺大 EMBA財務金融組的原因,以及論文是否可以公開電子版本。
2003 年,被提名司法院正副院長的翁岳生和城仲模,也被立委質疑外界傳言兩人不合,是否會影響未來對司法院的管理。還有 2011 年被提名人陳碧玉曾取得加拿大綠卡、黃璽君司法經歷考績曾被打乙等;或是 2010 年被提名人蘇永欽被質疑跟當屆總統馬英九交情匪淺、才獲得提名,提名資格都遭質疑。
「你不覺得今天自己被提名為副院長,不是像你剛才所說的,是因為你們之間有三、四十年的私交,而是跟那個事件有關係,你真的立了大功,收留了那個時候的馬教授嗎?你覺得自己被提名,是不是跟這個有關係?」(2010 年,民進黨立委高志鵬向司法院副院長被提名人蘇永欽提問)

首次有女性被提名司法院長?性別提問更多元了

特別的是,這屆司法院長被提名人張文貞,也是歷代以來首位被提名的女性。立委詢答時也提及,身為首位女性院長候選人,張文貞希望如何實現司法上的性別平等:
如果臺灣的立法院能夠完成大法官的人事同意權,我們的憲法庭更可能達到男性、女性,女性七位,男性八位,讓我們司法領域的性別主流化更進一步,所以我要請你,請您也與一句話來宣誓您擔任未來渴望領導的司法院對於性別的平等、性別主流化來排斥,就是來抵制一切的歧視,您要怎麼做?( 2024 年,民眾黨立委黃國昌提問)
儘管這份名單在最後的投票結果仍遭否決。但回顧 2003 年至今的公報中發言紀錄來看,歷年立委對於「性別」議題的關注面向,也逐漸變得多元。
在 2003 年,提及女性的主題大多圍繞在「選舉時的女性保障名額」、「女性大法官的必要性」、「國防部限制女性錄取名額是否違憲」;2008 年,提問仍停留在「被提名人是否了解性騷擾定義及性別主流化的概念」。
2023 年,由於從臺灣政壇的權勢性暴力出發,延伸至演藝、文學、媒體業的大規模 MeToo 運動,相關討論浪潮也延伸到立委對大法官候選人的提問上。
「最近一件一件的 MeToo事件,讓大家重新再回頭去檢視性平三法是否達到法律規範的效果。朱富美被提名人在過往擔任檢察官的時候,也偵辦過數起少女被迫性剝削的案件⋯⋯你們過去的專業跟過往的經歷來看,我國目前性平三法不足,確實是不足,沒有錯,而這是否還存在不友善的權力結構跟事後的處理,讓受害者還會受到二次傷害?」(2023 年,民進黨立委莊瑞雄向朱富美提問)
「今天早上媒體有揭露懲戒法院前院長李伯道遭指控從今年3月起涉及多次對下屬性騷擾的案件,⋯⋯在這樣的情況之下,目前司法的處置上疑似有隱匿案情、未即時啟動調查等相關程序,兩位認為是否妥當?同時我也想請教,如果最終的調查結果屬實,但是加害人卻已經安排了提早退休,你們認為應該如何做補救以及檢討?」(2023 年,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向尤伯祥及陳忠五提問)
今年黃子佼因涉及性侵及持有非法未成年性影像而遭起訴,立委也針對兒少性剝削的議題提問大法官。例如民進黨立委郭昱晴就在提問中指出,兒少性侵的案件追溯期也應有調整空間。

賴提名人選全面被封殺 憲法法庭何時能恢復正常運作?

憲法法庭恐陷停擺的風險,也出現在今年立院審查過程中。民進黨立委吳秉叡曾提問:「我們臺灣哦、中華民國是所謂的五權憲法。⋯⋯但我感受不到我們的憲政僵局,如果發生的時候要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針對當時還沒通過三讀、國民黨的《憲法訴訟法》修法草案提出質疑,擔心憲法法庭可能因為不達法定員額而面臨空轉。
「⋯⋯坦白講,憲法訴訟法的修法是立法院的職權,當然會尊重,但如果呢,修法的結果在實際上導致憲法庭真的沒有辦法運作的話。其實會有很麻煩的問題,就是委員所說到的憲政爭議、權力分立制衡,這個部分的問題沒有辦法解決。那我更關心的是,對於人民基本權力的保障的這些案件呢,沒有辦法處理。」(2024,被提名人劉靜怡的答覆)
這些擔憂在《憲法訴訟法》三讀通過後成為了現實。儘管根據最新條文規定,大法官未達 15 人時,總統應於 2 個月內補足提名,但在目前握有大法官同意權的立法院和執政黨極度對立的情況下,何時可以補足大法官法定員額,還有很大的變數。
看過去最常被問到的 15 大主題(點選大分類可以看分類細項):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引用資料

  • 立法院議事公報系統 2003 至 2023 年相關公報發言紀錄
  • 2024 年立法院詢答大法官直播
相關報導
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