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信昌提到,其實在社群平台分享內容,都只是在貢獻資料給這些科技巨頭而已,「我們這些佃農做了很多事,自以為把品味傳播、洗腦給別人的時候,其實我們都只是在為地主做事⋯⋯而讀者要怎麼樣有更多的自主權,把權力拿回來?」
許明恩分享,《區塊勢》作為部分付費媒體,常會被問「你寫的東西特別有價值嗎?為什麼只有你的要付錢?」,他的回答:「這是因為我跟你(讀者)站在一起。我寫的東西會像是你的朋友要告訴你的,不會拿很多廣告跟你說,這個你應該要用,我們的利益是一致的,也就是讀者需要一些跟他利益一致的媒體或網紅告訴他現在到底發生什麼事。但利益一致需要錢啊,錢從哪裡來?」
許明恩提到,我們在網路上閱讀付出的時間是一種勞動,但等於是貢獻我的時間給這個網站賺取廣告費,但這個勞動的錢,有沒有機會回到讀者身上?Mesh 目前的設計或許就是一個機會。
黃豆泥也分享,「身為一個積極公民,奪回自主權的方式,就是成為一個專欄作家,每個月寫寫稿、賺一點小錢,再把這些錢來拿訂閱需要付費的媒體。因為我生產內容是一種勞動,但勞動的果實,對我來說是業外收入,不如再把它散回去,讓更多的生產者可以繼續生產。」
「所以我一開始看到 Mesh,就想這不就是我平常在做的事嗎?」身為早期的 Mesh 使用者,黃豆泥分享,他寫專欄,表示這個專欄的編輯認同他的品味;他拿寫專欄獲得的錢付費給其他媒體,也彰顯出了自己的品味;而擁有這個品味的人,也拿到了資源,或許可以再多撐一個月,「這就會讓人們慢慢黏在一起,團結的狀況下,才有可能奪回自主權。」
許明恩也提到,目前《區塊勢》一個禮拜兩篇文章,一篇會是免費的,一篇會是付費讀者才看得到,「但付費訂閱讓我這樣做了七年,如果沒有付費,可能第一年就結束了。」
Mesh 的機制是讓使用者可以在平台上透過勞動(新聞策展)獲得點數,點數則可以拿來贊助媒體,平台收益可以回到內容產製端,內容產製者得以獲得支持,繼續生產內容,生態圈於是形成。但當使用者基數愈來愈大,可能會發生大部分的點數都落在較知名的少數媒體身上的問題,讓較小型的媒體不容易獲得贊助。簡信昌當初設計時,參考了區塊鏈領域常用的「公共資金池」作法。
許明恩解釋,「假設有兩個專案,第一個有 10 個人各給你 1 元、第二個有 1 個人給你 10 元,雖然都是拿到 10 元,但因為前者更有公共性,它就能拿到更多的公共資金分配,這個公共資金的來源是來自有錢人。因為在區塊鏈領域,有些人會遇到錢太多、不知道花到哪裡的問題,這時候就會鼓勵他把錢丟到公共資金池,讓大家來幫你投票,決定這些錢應該要花到哪裡。」
黃豆泥也分享資金分配的更多想像。經濟學家 Glen Weyl 曾提出一種光譜式的框架,「如果剛提到的分配方式是正中央,往左跟往右會是什麼?一個是大平台、一個是政府。」大平台指的是科技巨頭,以 Google 為例,2023 年起 Google 提供 3 年 3 億元的新聞共榮資金——也是 Mesh 目前的資金來源——對 Google 來說,這就是公共資金。
「這每年一億元要怎麼分呢?又是誰來決定這個專案要分給誰?」黃豆泥笑稱,「顯然目前這兩次的分配都是由專家學者來評鑑,所以 Mesh 才會獲選。否則 Mesh 這麼難的東西,我相信一般人可能不會捐。」
黃豆泥提到,而光譜的另一端則是政府,就像文化部近年推的「成年禮金」文化幣,把錢直接給消費者,讓消費者直接決定要買什麼文化商品,雖然是政府,但反而更自由化,讓消費者來決定分配。
「這兩端,一邊大平台讓專家學者決定、一邊是政府出錢讓所有消費者決定,到底誰好誰壞?我覺得不同專案會有不同的結果,這也是我覺得公共資金池有趣的原因之一。」黃豆泥也補充,「還有一軸就是公民社會,也可以藉由小額募款的方式,製作自己的公共資金池,再把資金慢慢分配出去。這些分配的方式都是非常有趣的。」
讀者提問階段,有人提到 Mesh 的點數機制和 Likecoin 有什麼差異?許明恩先解釋,Likecoin 是在 Wordpress 上的插件,只要你寫了文章,任何人都可以幫你「拍手」,而作者就可以因此在加密貨幣的錢包裡拿到 Likecoin。Likecoin 旨在支持內容創作者的作品創作和分潤,內容平台 Matters 也有使用 Likecoin 的機制。 「Mesh 跟 Likecoin 不同的是,錢從哪裡來、分配的方式也不一樣。」許明恩提到,Mesh 的錢來自廣告的資金池,但 Likecoin 的資金來源可能來自它的訂閱者、贊助形成的資金池;Likecoin 的分配方式,有一個自己的演算法,「但我也不知道它實際是什麼⋯⋯但 Mesh 這邊在分配上就相對清楚,也有更多的想像,除了剛剛討論到的分配,可以贊助內容創作者以外,也有機會去做專案的支持。」
「Mesh 跟 Likecoin有一個共通點和差異點。」黃豆泥笑說,「共同點是兩個都是由一群無可救藥理想主義者開發的,所以它很可能會死掉⋯⋯需要大家的支持。」
他提到,他認為的差異在於,Likecoin 初期想解決的是新聞自由。主要是中國跟香港的記者發新聞時,內容很有可能會消失,有了 Likecoin 之後,就能讓發過的新聞被保存在區塊鏈裡;但 Mesh 想解決的是閱聽自由,我身為一個閱聽人,能不能選擇自己想要的內容,「雖然在新聞自由和閱聽自由都使用了分散式技術,但點數分配的過程、跟點數分配產生的目的,是完全不一樣的。」
既然解方是打造新平台,也有讀者問道,Mesh 如何確保自己不會成為自己凝視的深淵?會不會因為經營上的壓力,而放棄願景,去更改演算法或是使用者規定?
簡信昌提到,Mesh 命名的來源就是「節點」的概念,當初是為了打造去中心化的平台。Mesh 的所有程式碼都是開放原始碼,如果有人覺得 Mesh 經營的演算法、或是內容推薦、資金分配有任何不公的地方,理論上可以很快的重新自已架一個 mesh。
許明恩也提到,要避免 Mesh 長得太大、變得很糟糕,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讓別人很容易做出一個跟它一樣的功能。
「只要它是中心化平台,我們就沒辦法確保它永遠都是這個樣子,那我們要怎麼去確保我們支持的事情會一直存在?就像我們現在用 Gmail,萬一有一天 Google 沒有要營運了,理論上你可以搬遷到另外一個地方——我知道很少人這樣做,但這是技術上可行的事情,你可以在不同的平台間跳來跳去,而這些平台都提供很相似的功能。」許明恩說。
他也提到,就像如果社群平台都遵循 Activity Pub(一種分散式社交網路標準,可以解讀為不同社交平台的人可以直接互相交流,是一種開放的溝通系統),如果哪一個社群平台的演算法哪天更改了,你隨時都可以很容易的搬家。
「我自己衡量 Mesh 是否成功的標準,就是有沒有支援 Activity Pub。」許明恩說,「如果沒有,就代表它做完了就結束了,後面沒有人能接續下去;但如果有,那永遠都有另一個人可以接下去。」簡信昌則提到,這的確在 Mesh 目前的規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