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同意,安全無虞,我一定重啟核四。」談到能源議題,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總是強調,2018 年公投結果,有近 600 萬人支持「以核養綠」,他將順應民心,以核能發電來扶植綠能產業;但這樣的說法,卻被總統蔡英文批評是「用命發電」。攤開兩人的能源政策也可以發現,最大的差異,就是無碳能源的來源,韓國瑜獨尊核電,蔡英文把重心放在太陽光電與離岸風電。
韓國瑜的國政顧問團 2019 年 8 月推出第一波能源政策,最具話題性的,莫過於 2035 年乾淨能源、火力發電的發電量各占一半,且再生能源延到 2025 年後再全力衝刺。前經濟部長、韓陣營能源組召集人杜紫軍指出,再生能源現在又貴又不穩,為什麼要把便宜又穩定的核能停掉,改用再生能源?
「核四真的重啟,裝置容量占比頂多 5%,剩下的 45%怎麼辦?」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表示,就算順著國民黨的脈絡,核一、二、三機型老舊,在 2025 年前還是得陸續除役,剩下一座核四廠,並無法滿足用電需求,韓國瑜是打算蓋更多的核電廠,還是經營再生能源?如果是後者,計畫發展的種類有哪些,比例各占多少?目前都沒有看到任何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