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分享,這篇報導對她意義是能夠還原人們在標籤背後真實的樣貌,「同溫層是這樣的,就像(在現場)我們現在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臉,臉孔是清晰的,你知道在你身邊的是什麼人。可是同溫層外,他們的臉孔是模糊的,他們永遠都只是『一群人』。」她提到,我們很容易用一張標籤:綠營側翼、小草、韓粉去定義一群人。
她舉例,假設你很討厭的媒體記者是你的臉書好友,你看得見他的生活、看得見他的情緒,「當對方是一個臉孔清晰的人,跟你立場不一樣的時候,你第一件事情就不會是罵他、覺得他很笨,而是可能會先思考『為什麼他會這樣想』。」
劉致昕提到,像這類資料新聞的意義,是能在情緒主導和極化的社會裡,嘗試為讀者提供全貌。他舉例,面對爭議議題時,大眾常有極濃厚的情緒,「很多時候情緒代表流量,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跟著情緒走,讀者要什麼,你就往那邊做⋯⋯尤其在極化的社會裡,讀者希望你很明確地告訴我你站在哪一邊,不然我就不會點進去看。」
他提到,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不被讀者的情緒帶走,又能在極化的社會中,給出有價值的東西,資料的角色就很重要,「我們在做失溫練習的時候,其實也非常小心和把持住自己,因為裡面每一個影片的標題情緒都很濃厚。」劉致昕表示,能跟 IORG 合作很開心,因為能用資料來避免跟著情緒走。
現場觀眾也提問,讀者容易先為媒體貼上特定立場的標籤,會不會阻礙對話?李又如回應,在過去 10 年的記者生涯中,自己也被貼過藍綠紅白各式各樣的標籤,已經不太在意,對自己的報導負責且問心無愧就好,「會這樣想(貼標籤)的人永遠都會這樣想。」
李又如也介紹 READr 的新產品 Mesh(讀選)。李又如分享,可以將 READr Mesh 想像成新聞版的臉書,或是有社群功能的 RSS 閱讀器。跟臉書不同的是,在 Mesh 的首頁上,新聞是依照發布時序排列,並不會像現有的社群平台只推薦部分新聞。
劉致昕回憶,早期臉書的頁面也是按照貼文發布時間排序,只是後來這個功能被捨棄了,現在的貼文排序完全由臉書後台自行決定,「而你們(Mesh)想要把這個選擇的權力還給大家。」
李又如也進一步分享,除了排除演算法的篩選,Mesh 也保有社群的功能,每個人可以選擇追蹤朋友或是 KOL,看他們今天精選了什麼新聞,「例如,今天我很喜歡致昕的想法,想知道他平常看什麼新聞,就可以在追蹤頁面上,看到對方精選的新聞內容。」
在 Mesh 上,每個人可以精選新聞、發文分享,甚至自行策展整理相關或系列的新聞。而即便是不敢公開分享的人,也可以透過書籤內容為自己典藏重要的新聞項目。
李又如補充,平台正式上線後,這個平台會有廣告,但這個廣告分潤會直接分配給花時間閱讀新聞的讀者們,以及新聞媒體,「你可以閱讀新聞,再把這個點數拿去贊助好的媒體。」
劉致昕也藉此點出 Mesh 跟其他平台的不同,「大家在臉書常常投入很多時間,但其實是變成他們的廣告收入,你在上面花越多時間,他的廣告收入就更高。」
有參與者提問,有些報導篇幅很長,因此很難馬上消化、吸收並擴散分享。劉致昕則開玩笑的說,作為過去有時報導動輒上萬字的記者,也經常有類似的苦惱。現在每個人吸收資訊的習慣不同,有些人透過短影片、透過 Podcast,持續讓更多好的媒介進入大家的生活,或許是一種方式,「可是到底要多少種媒介才夠?」這也是當代的難題。
李又如也回應,願意閱讀完畢才轉貼新聞的讀者,已經非常認真了。她也提及,在 Mesh 上,或許「精選」也可以成為一個行動,「這某種程度代表著,我關心這個議題。我覺得讓別人知道,這個人平常關心什麼議題,這個我們之間的連結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劉致昕感謝蒞臨現場的聽眾,在週末的下午付費來參加相對嚴肅議題的討論,他自嘲說午營的 Podcast 很「難聽」,「不好笑,有時候還念國防部的報告,很多東西還很硬(嚴肅)。」他提到,有人願意聽,就讓他們覺得很驚訝、很幸運。也很感激實體見面的機會,未來會繼續努力跟大家見面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