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際網路和新聞媒體交織的地方,假新聞、假訊息、仇恨言論和極端言論等的散佈幾乎無法避免,而處境特殊的台灣對此更是敏感,因為事件的真假與言論的立場隨時可能轉化為政治問題。有鑑於此,多數人可能知道「事實查核」機制 ── 通常由民眾主動通報可疑消息,查核方進行調查,確認真偽後回覆或公告 ── 但很少人聽說「社群筆記」(Community Note)。 這是社群媒體 X(原名 Twitter)的新功能,前身為 Birdwatch。在相對寬鬆的資格限制下,人人都可在社群筆記為推文所框出的欄位內,針對其真偽寫下筆記,同時也對其他人的說法給予評價,如「有幫助」、「有些幫助」或「沒有幫助」。這些留言不是每一筆都會露出,根據獨特的演算法,只有高過某個數值的某些類型才容易被大眾看見:發言者昔日立場南轅北轍,如今卻在沒有事先說好的情況下取得共識者。
以太坊重要奠基人之一 Vitalik Buterin,日前針對這一現象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社群筆記跟自己參與開發的「平方募資法」相差不遠,只不過前者的精神更接近經濟學家,後者更接近工程師 ── 經濟學家以簡馭繁,透過數學模型找出方向,選出最佳或次佳解;工程師則關心迭代間的試錯,以及每一次的操作能否導向有意義的成果。撇開演算法的深入比較,不難發現兩種方案都試圖避免群體行為走向極端,平方募資法尤其需要平方根來沖淡人力、權力或財力集中拉抬聲勢的情況。 全文最有趣甚至帶有些許挑釁意味的,或許是這段話:「最終,我傾向讓資訊錯誤的十則推文自由流傳,而不是讓推文被一則筆記因不公正的評斷而掩蓋。」為什麼?因為大方查核事實和忽略黑特們(haters)等行為,代表有一群專家比大眾更能掌握事實。真是如此嗎?要做到這般地步,付出的成本和承擔的風險恐怕更大。Vitalik 認為,目標並非更正一切,而是提醒大家多元觀點的存在;換句話說,我們應該接受各種意見,其中容或有違反事實者,透過演算法和分散式的眾議機制,總能找到它們(跟另一派極端言論之間)的共通點,進而回歸事實。
Vitalik 無意把社群筆記看作「公共認識論」(public epistemology)的萬用解方,若有它無法解決的問題,仍得訴諸專家。本文最後,就針對「公共認識論」做一點補充,試著考掘 Vitalik 的認識論預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