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覆問題的過程中,參與者也可以寫下自己的意見,這些想法也會成為下一個參與者必須回應的問題。
透過持續的選擇,「pol.is」標示出參與者在群體中的位置,立場相近的人會被分在同一組,想法比較獨特的人,則會散布在群組之外的任何位置,不用擔心找不到容身之處。順帶一提,因為是用社群帳號登入,所以參與者只會在群組裡看到同樣有加入討論的朋友與追蹤者帳號,也藉此得知彼此觀點的「距離」,究竟有多遠。
「pol.is」不只是替參與者找到同溫層與異溫層,點擊「共同意見」和「群組」,系統會顯示贊成或反對的比例,也就是所有參與者以及各群組的成員,在哪些觀點上有著類似或歧異的看法。從下圖我們可得知,共有 93% 的參與者支持第 10 點「除了增加政府與法律的監管力度外,民間團體、親友間也應該更積極地互相支持、傳遞正確資訊,才能補足政府無法注意到的漏洞」,算是取得高度共識。
又例如第 1 點「我的家人上星期去疫區旅遊,回國之後確定感染武漢肺炎,政府要公布他的姓名,我覺得有必要性」就有 58% 的人反對,可見針對此題,參與者呈現兩極的看法。
這項針對防疫措施爭議的調查,在為期三週的調查期間(3 月 18 日到 4 月 9 日),共有 408 人參與投票、總共提出 50 個觀點,168 人散布在 A、B 兩組,其餘 240 人則落在群組之外。值得一提的是,就人數的比例上,參與者的意見傾向看似分歧,但從下圖可發現,大多數意見還是落在左方「較有共識的論點」區,也就是說,若能進一步歸納與討論這些意見,或許參與者就可以找到更能被彼此接受的論點,並回頭反思,政府的既有政策是否存在修正的空間。
透過意見的持續收攏,讓政策的內容更為具體與全面,這也是「pol.is」常被用來作為政策討論工具的原因:舉個例子來說,行政院 2016 年推出的網路平台「vTaiwan」,在研究諸如網路賣酒的配套措施、Airbnb 自用住宅招租和 Uber 自用車載客等議題,都會先透過「pol.is」在網路上收集意見,再面對面討論,以求達成共識,其中網路賣酒的討論結果,有被行政院納入草案。 從禁止醫事人員與高中職師生出國、明知故犯條款,到近期勒令全臺有陪侍人員的酒店及舞廳停業,政府的防疫措施持續升級,爭議勢必越來越多,民眾在網路上的交火也會越來越激烈。假如討論能就事論事,聚焦問題點並提出可行的解決方案,就算過程出現爭執,也是良性循環,但如果流於相互謾罵,就失去交流的意義。
講到這裡就可以再舉個例子,我當時為了徵集網友對於防疫措施的意見,在幾個 Facebook 社團分享「pol.is」的活動頁面,但部分網友看到問題集出現「不問理由就一視同仁禁止所有的學生出國,我覺得違反了比例原則」等看似批評政策的觀點,就質疑我發布這樣的文章「是何居心」,更有人砲轟我是「匪宣」、「假民調真宣傳的破爛伎倆」、「帶風向,破壞防疫,跟那些無視防疫規定趴趴走的人形生化武器沒兩樣啦」。
網友的憤怒,有一部分可能是對於「pol.is」的不熟悉,但另一部分,相信也是出於擔心政府團隊的苦心遭曲解,才誤會我的本意。我想表達的是,越是爭議的議題,相關討論一定越是紛雜,此時「pol.is」同時容納主流與非主流意見,並將之視覺化呈現的特質,就能協助參與者找出議題的爭議核心,以及可能的共識是什麼。即使將「pol.is」納入報導裡有其限制,例如我無法在報導結束後,繼續收攏參與者的意見,讓結論更具體,但還是可以提供參與者一個更了解自己與他人觀點的途徑,建立討論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