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進度0%

九二無共識?郭提「各表」侯柯表態少、賴堅決反對——歷次媒體發言看候選人兩岸主張

九二無共識?郭提「各表」侯柯表態少、賴堅決反對——歷次媒體發言看候選人兩岸主張

閱讀時間 10 分鐘

報導重點摘要

  • 學者認為明年總統大選臺海情勢更為緊繃,候選人的兩岸政策對選民來說更重要。目前四位主要的總統候選人的兩岸主張中,對「九二共識」的定義有明顯差異。
  • 侯友宜過去較少談「九二共識」,直到參選,才提出了沿襲馬英九路線的「憲法九二」。但學者認為侯友宜尚未跳脫「政務官」邏輯,政策缺乏治國理念和執行細節。
  • 同樣出身泛藍陣營的郭台銘,兩岸論述被認為「比侯友宜更完整」。但學者認為郭台銘尚未認清他扮演的角色不同。過去他是商人,協商與和談都很容易,總統就是另一回事。
  • 柯文哲透過雙城論壇與中國交流的舉動與發言常受矚目,學者認為柯政治包袱少,兩岸互動空間更有彈性;但也有人認為柯文哲常提新名詞,但較少定義如何實踐。
  • 賴清德過去被認定「臺獨色彩濃厚」,近年逐漸向中間路線靠攏,但學者對於美國是否接受他的轉向有不同的意見。
2024 年總統大選即將到來,除了今年罕見出現四組候選人有意參選,臺灣也處在一個變動時刻:俄烏戰爭後,中美角力下的臺海安全成為國際焦點,中國頻頻對臺軍演,「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還形容這是「第四次臺海危機」。政大外交系教授、前國民黨副秘書長黃奎博就指出,兩岸關係緊繃的程度,相較 2020 年,威脅感更為提升。
「過去吵的都是香港、新疆議題,頂多是王立強共諜案,那時大家感覺(爭議)比較遠,但四年過去了,你可以看到,中共的軍機軍艦在臺灣周邊來來去去,動不動就是幾 10 架。」黃奎博表示。
臺灣智庫中國問題研究中心主任吳瑟致也提到,總統選舉的結果,至少影響未來四年的兩岸情勢,「不只是總統自己本身的立場,也會牽涉到中國對這一個臺灣(總統)的反應,再加上其他國家,尤其像美國跟日本的態度⋯⋯這是兩岸政策為什麼會這麼重要。」
而總統候選人侯友宜、賴清德、柯文哲、以及目前啟動全國連署爭取參選資格的郭台銘,四位候選人又是如何主張自己的兩岸政策?
侯友宜:「這非常清楚,一切按照中華民國的憲法來做⋯⋯。我接受合乎《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但反對一國兩制的九二共識,也反對被民進黨污名化的九二共識。」
郭台銘:「兩岸一定要和平,和平要有共識。九二共識,一中各表,重點在「各表」,沒有「各表」,就沒有共識,這就是我的堅持。臺灣就像是走在鋼索上的獵物,只要中美稍微拉緊一點, 臺灣就會摔個粉身碎骨。不過臺灣只能在兩者之間選邊站?我要告訴北京當局、美國當局,臺灣要和平、要發展經濟、要繁榮。」
賴清德:「不能夠要求臺灣接受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原則,因為放棄了主權,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用談。臺灣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未來會以中華民國臺灣團結臺灣社會,也會以四個堅持捍衛民主憲政體制、維持現狀。」
柯文哲:「坦白講,到現在為止,還不曉得九二共識它很明確文字上的定義,九二共識在臺灣已經差不多30年了,為什麼要侷限在『一個名詞』,有實質交往、有善意比較重要。」
READr 透過蒐集 2018 至 2023 年,四位總統候選人提及中國相關詞彙的媒體文章,觀察候選人與其兩岸主張的變化,並採訪多位學者,分析不同主張背後代表的意義和對民意的影響。

柯:從深綠到親中?幾乎不談「九二共識」

現為國會第三大黨臺灣民眾黨主席的柯文哲,對中國議題的發言屢屢受到矚目。例如 2015 年,任職臺北市長時,柯文哲在雙城論壇致詞時提「兩岸一家親」,從此成為新聞媒體必問的問題;或是 2019 年專訪時曾以強盜、警察比喻美國、中國與臺灣的關係,被學者批評比喻失當
長期研究選舉研究、北大公行系教授劉嘉薇分析,相較之下,柯文哲不像侯友宜、賴清德有藍綠兩黨長期的政治包袱,「(柯是)魅力型領袖,經常冒出一些金句,媒體版面不比有開記者會的其他候選人少。」
「有一段時間,他被認為跟中國走太近。」她提到,過去柯文哲幾度因對中國議題的發言被抵制,但現在比較不會,「因為有人走得比他(離中國)更近,例如侯友宜、郭台銘,這是比較出來的。」
從資料來看,柯文哲被報導兩岸立場的比例也比其他三位候選人高,尤其只要有人提到「兩岸一家親」,媒體就會去問柯文哲的意見,例如吳寶春金馬 55 事件
載入中
img-001

學者評柯:常提新名詞  但沒有實質內涵

黃奎博指出,從柯文哲過去幾年的發言來看,「他兩岸論述變動的軌跡,其實是朝向國民黨的政策方向移動。」但相較國民黨有「九二共識」,他認為民眾黨的兩岸政策仍沒有實質內涵,「新的政黨交代不清楚情有可原,但這是在競選中華民國總統,必須要讓選民知道的一個重要立場。」
「他常提新名詞。」吳瑟致則形容,柯過去市長八年辦理雙城論壇的經歷,等同是選總統的戰前練習。「但老實說,柯文哲其實不太去談新名詞要怎麼操作。」他同樣質疑,柯文哲是否會繼續用口號作為總統大選兩岸論述主軸,「致詞的時候講場面話沒關係,但那要延伸成一個論述,我覺得非常困難。」
吳瑟致也舉例,有些口號背後的期待並不實際,例如以善意交流改變對方目前的施壓,「但其實中共並不希望被改變,中共還希望改變你。」
「當國際形勢已經不再期待中共改變,那臺灣為何期待它改變?」他進一步指出,「讓中國民主化,這個對臺灣很重要,但這都是比較屬於公共觀點,而不是政策觀點。」
台灣民眾黨籍立委、中山大學社科院教授張其祿則認為,柯文哲沒有其他兩黨過去的歷史包袱,論述上比較靈活,「因為大家各自都走到一些死胡同,那就需要一個新的可能。」張其祿說,柯文哲就比較像張白紙,「變成一個比較務實的可能性,透過新的可能來達成共識。」
「困難是你怎麼把它真的操作出來。」他也坦承,這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無論是取得國內人民的認同,或是在國際舞台上,中美都同樣關注柯文哲的未來動向。

侯:市長時期少談兩岸主張、今年定調「憲法九二」

「侯友宜主要聚焦九二共識,這也是馬政府時期的政治通關密碼。」黃奎博指出,侯友宜目前的兩岸定調,正是國民黨主張:中華民國的立場必須堅守主權,也必須和對岸務實、彈性地打交道,「但那不是國民黨想就做得到,⋯⋯至少(兩岸)要透過談判的模糊空間,先找到互動基礎(例如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才能在一個中國的詮釋各有不同的情況下,開啟對話。」
不過資料顯示,侯友宜在今年受黨內徵召參選總統前,對兩岸立場不太表態,提及或回應中國的事件發言數量是所有候選人中最少。
載入中
img-001
臺北市議員、侯友宜競選辦公室發言人柳采葳則指出,「其實我覺得侯市長對兩岸主張一直沒有變化。」
她進一步表示,民進黨將「一國兩制」與「九二共識」不當連結,侯友宜才會試圖在時代環境變遷下,試圖提出更精確的用詞,「堅守自由民主,還有提升自我防衛能力,這些都不抵觸所謂的九二共識」。
柳采葳則強調,侯友宜的立場十分堅定,「一定是希望能在和平的前提下進行對話。」她也重申,侯友宜的角色是一個風險降低者,而不是風險製造者,恢復溝通是他的第一要務,「重點是(兩岸)要擱置爭議和求同存異。」

學者評侯:缺乏願景  尚未跳出政務官僚思維

在參選總統前幾乎不談兩岸議題,劉嘉薇分析,從宣傳角度,曾任警政署長的侯友宜,多強調他技術官僚的背景、試圖淡化政治色彩。「有一些中間選民,其實不喜歡候選人談政治。」她提到,如同柯文哲會強調自己醫生形象、素人從政,有些民眾會更願意信任特定專業出身的候選人,「希望不要有太多政治角力,讓專業來治國。」
不過她認為這也影響了具有明確政黨偏好的選民意向,民調顯示,綠營支持者有近九成支持賴清德,但侯友宜可能只有藍營的六成支持,「這當然跟他過去遠離國民黨的策略是有關係的,⋯⋯看在國民黨支持者眼中,可能有些人就分一些票給柯文哲,一些票給郭台銘。」
吳瑟致表示,侯友宜的警政出身的背景,確實為他過去的選舉之路加分,「但那畢竟是地方選舉。」他指出,總統大選涉及兩岸與國際視野,需要候選人給出一套治國理念與願景,而不是行政首長或政務官的思考層級,「不是聽命一個任務,再去執行一件事情。」
吳瑟致指出,參選總統,願景與執行策略都十分重要,「不是純粹說兩岸之間怎麼發展就可以了,他還必須要思考周邊情勢,掌握國家的未來。」
他認為,侯友宜對於國家願景的想像甚至還不如韓國瑜,「韓國瑜最起碼很清楚,國民黨體系下兩岸論述的基準點是什麼。」同樣作為地方首長選舉出身、勝選後投入選戰的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明顯在兩岸論述上準備不足。
吳瑟致也補充,「九二共識」已經不像 2008 年到 2016 年,能為國民黨帶來加分效果,而說服大眾上也有些難度,「這顯然也是為什麼侯友宜在九二共識上,蠻後面才提到這一塊。」
黃奎博則指出,正是隨著美國與中國關係惡化,才連帶影響了人民對中國的印象分數變差。
他提到,對比馬政府時期,有三成年輕人願意赴中求學工作,現在遠遠不及,「因為他們覺得(中國)不民主、不自由、印象不好。問題是,從以前到現在,中國至少 10 幾年間的政治體制就是這樣,沒有改變,那為什麼會有這個差異?當然就是美中關係改變,還有美國對中國的詮釋。」
中國的印象分數也會影響民眾對國民黨的信任程度。張其祿稱,過去臺灣建立跟中國的溝通管道,幾乎都是仰賴泛藍勢力,相關論述也符合中國期待,但相反地,也讓國民黨被刻板印象定型,「大家會覺得,你也太接受中國的論述了吧?」加上有時兩岸交流紅利被少數人收割,「臺灣人民會有對他的不信任。」
侯友宜在 9 月訪美期間投書《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s),除了重申支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與一國兩制,並提出「3D 策略」,其中包含嚇阻(Deterrence)、對話(Dialogue)、緩解局勢(De-escalation)以維持臺海及印太地區穩定。
即便泛藍勢力當選,兩岸局勢有可能迅速降溫嗎?國民黨籍的黃奎博給出兩種可能,一是兩岸重啟對話並恢復和平,二則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的局勢巨變,中國會希望透過兩岸對話,要求國民黨進行兩岸地位等更直接的政治談判。
「我個人比較傾向前者,但不是說第二個情況不會發生。」黃奎博強調,中國對話前提很明確,是九二共識跟一中原則,國民黨至少能重啟兩岸對話,「更重要的,其實是恢復兩岸的和平穩定跟繁榮,先讓兩岸互動聚焦在民生福利。」

郭:批評中共和執政黨是影響兩岸和平的元兇

同樣出身泛藍陣營的,還有這次以無黨籍宣佈獨立參選、攜手演員賴佩霞,正進行連署的鴻海企業創辦人郭台銘。
相較侯友宜,郭台銘的兩岸論述變化不大;吳瑟致也認為「比侯友宜更完整」。
吳瑟致提到,單就主張,郭台銘以和平宣言為主軸,提出如成立基金會、運用金門的地利角色作為談判點⋯⋯等實際手段,盼推動談判落地,「先不談操作可能性,最起碼他很清楚的告訴你,推動兩岸和平他想怎麼做,再告訴你這麼做可以確保 50 年不變。」他也補充,儘管國家發展不能只看當下的利益,但至少郭在手段和預期成效上提出具體目標。
但劉嘉薇也分析,郭台銘的支持群眾大多還是來自泛藍群眾,中間選民可能更傾向沒有藍綠政黨色彩的柯文哲,甚至對選民來說「很難辨識除了賴清德以外,另外三個有什麼差別」,更難催出這群人投票行動。
載入中
img-001
「他連去美國、進白宮都都戴國旗帽,去大陸也是。」黃士修強調,郭台銘是個「永遠的中華民國派」,不存在外界質疑賣臺的可能性;其強烈的中華民族認同,也是維繫兩岸和平的重要條件。他舉例,過去馬英九一而再、再而三地談「不統」,卻能維繫兩岸穩定關係,正是中國信任他對中華民族的認同。
黃士修也指出,即使這次郭台銘宣布參選,中國是因為分裂在野票源才提出譴責,「至少老共不是批評他的兩岸政策。」
「我相信共產黨裡面一定還是有一批人,願意回到馬政府後期的和平,也願意照著郭台銘金門和平宣言主張,重建兩岸的具體溝通管道。」黃士修指出,先和談,再進行文化、經濟與產業上的交流,戰爭的可能性就愈小,中國就愈不可能打過來。郭台銘也希望進一步透過雙邊政策維繫平衡,「不只是正面跟中國交流,還要旁邊拉全球的供應鏈產業來,當我的後盾。」
「其實這一點跟民進黨很像,可是民進黨做不到,說要讓世界投資臺灣,可是前幾年外商炒完股就走了,那其實就政策大撒幣而已。」黃士修稱,「因為有產業經驗,郭台銘相信自己做得到。他能將最新科技,如 AI、新能源,引來臺灣做示範點,把全球的供應鏈綁一起,那老共就算想動手,也不是那麼簡單。」

學者評郭:尚未認清商人和總統身份立場、利益皆不同

不過學者們對此並不樂觀。「以往因為你(郭台銘)是做生意的,你來投資我中國當然都歡迎,但是當你變成政治人物的時候,這個就很難說。」張其祿還提到,郭台銘在中國擁有龐大的產業利益,「大家當然會質疑說,你會不會受到利益關係影響,這個也是郭台銘方要解釋的。」
張其祿表示,郭台銘常強調過去跟美中都有商業往來,已建立起良好的溝通管道,「但當真正落入政治領域的時候,他還能不能宣稱擁有這樣的優勢?」
吳瑟致則分析,比起策略操作性難易,「(郭台銘)在這個時間點提這些事,其實就是要凸顯侯友宜沒有提出這些東西,凸顯他在藍軍的正當性。」但他也坦言現在國民黨幾乎已成定局,參選無論結果如何,「最重要的目的,其實是提升他未來在政治上的影響力。」
回到現實的國際局勢,吳瑟致仍認為郭台銘的主張仍有困難之處,「如何去跟中共來議價?國際情勢允許你這麼做嗎?」從商人的角度來看,習慣透過投資或公司營運方針,找出個人的最大利益,但同樣的邏輯不一定能套用在國家治理上,「等距是很理想主義的東西,問題是,在現實中要操作非常困難⋯⋯等距不是只有你說的算,包括美國、日本這些變數跟中國互相拉扯,彼此也互相拉扯。」

賴:2019 聲援反送中打主權牌、上任副總統漸轉向「和平保臺」

儘管柯文哲、侯友宜、郭台銘提出了不同的兩岸主張,目的卻相同,就是劍指現任副總統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稱其為麻煩製造者,認為民進黨使八年執政兩岸關係惡化,並期盼透過勝選達成政黨輪替。
劉嘉薇分析,從媒體報導來看,賴清德目前勤走基層行程,「反而不會一直談兩岸,他會去各個團體、後援會強化他們的支持,見的人不一定特別多,但那一群人可能就都是他的主要選民。」
不過她也提到,「兩岸路線較不親中的路線」已是賴的潛在標籤,就算不特別提還是存在。
載入中
img-001
劉嘉薇指出,賴清德目前強調的「和平保臺」路線,與他曾自稱務實的臺獨工作者、以及後來的「抗中保臺」,是非常不同的論述。而這種轉向,也可以視為賴清德向中間路線的靠攏。
她認為,2022 年裴洛西來臺引發中國大規模軍演,造成臺海情勢緊張,也影響民進黨逐漸調整對中論述。劉嘉薇說,過去蔡英文的對中政策,打造出她「辣臺妹」的形象,「但這都是在裴洛西來臺前。其實現在賴清德也沒有走這個路線,他們(民進黨)或許會認為繼續這樣做是危險的,選民也是。」
劉嘉薇進一步指出,臺灣民族主義的認同雖有提升,但「維持現狀」還是臺灣社會的長年共識,因此以選情來說,兩岸議題對民進黨的支持度影響不大,「有時是因為經歷了一些執政失誤,例如促轉會的東廠事件,執政黨的支持才會掉下來。⋯⋯但這種討厭民進黨的氣勢,主要是在公共政策上的失誤。」

學者評賴:論述雖往中間路線靠攏  但臺獨標籤仍難撕下

賴清德 7 月投書《華爾街日報》談「和平四大支柱」主張,吳瑟致認為,四大支柱除了告訴國內民眾,自己將維繫蔡英文路線「維持現狀」,也強調以民主、經濟、國防其他三大支柱以維繫「兩岸和平」。
「我相信(這幾年賴清德的表現)美國非常滿意,非常肯定。」他提到,甚至近期美國媒體給出的評價,甚至刻意提到「賴副總統是務實的」,或許意味著對早期賴清德臺獨標籤的回應,「他的主張,對當前的國際情勢、臺灣的發展路線上,非常符合各方利益。」
但黃奎博則持相反意見,他認為對美國來說,「賴清德還在補考。」他提到,過去賴清德政治上較為激烈的言行,仍有一定程度的影響。過去蔡英文過境訪問,可以看到聯邦議員共同用餐;日前侯友宜出訪美國,AIT(美國在臺協會)理事主席羅森伯格(Laura Rosenberger)全程陪著侯友宜參加晚會,「可以看出美國的接待仍有一些差別。」
他進一步指出,對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來說,臺海關係一旦惡化,可能也會對他選情不利,「太惡化的話,共和黨可能會拿這個攻擊拜登,說他根本沒有能力去處理中國問題。」
他認為,過去執政八年,民進黨欠缺與中國對話的積極性、兩岸關係沒有進展,「防衛、嚇阻或許有,只是要花上很多錢;而加強國際參與也有,但所謂的『維持現狀』的『現狀』已經慢慢被改變了。」
黃奎博強調,例如國民黨提出「九二共識」與「一中各表」,民進黨也應該要提出對話的前提,不然都只是空話,沒有溝通的意願,更是打破了過去透過模糊定義維繫的兩岸平衡,兩岸一旦談判全然破裂,「臺灣要承受什麼樣的後果,我覺得應該要跟全民講清楚。」

學者:投票是選民情緒的動員

「其實候選人各有主張,但說到底,都還是維持現狀,沒人敢做什麼真的顛覆的東西。」張其祿則認為,統獨目前大多都還是政治語彙,未來也仍有不少變數,無論是美中爭霸的結局,或是中國內部壓力與民主化的可能,「到底臺灣的命運是什麼,這很難說啊。」
劉嘉薇指出,這次選舉整體的氛圍,沒有像 2020 年受「反送中運動」、2016 年受「周子瑜道歉」等重大事件的影響,驅使群眾出來投票的情緒動員,不過她也強調,「兩岸討論,目前看起來是隱性的,⋯⋯就算不講,我也大概知道這個政治人物的兩岸態度。」
劉嘉薇也指出,除了針對議題,投票常是一種情感的投票,民眾一定要有感知,除了要等待特定事件的發生,「還要知道,不同的政黨或候選人在這個議題上,有沒有主張上的差異。」
劉嘉薇開玩笑地說,對民眾來說,驅動他們投票行為的主因,九成是情緒,只有一成是議題,但剩下的這一成議題,可能也跟情緒包在一起,情緒左右政治投票的影響還是比較明顯。
吳瑟致也提到類似觀點。他認為,儘管來自中國軍事或政治的壓迫變得頻繁,但時間一拉長,民眾的感受會慢慢「常態化」,也會讓候選人的中國論述較難對選舉有明顯的影響。但這並不代表民眾對兩岸關係冷感,正因為臺灣社會對於兩岸議題基本上都有各自定見,「差別在於提出的方案如何操作,這個會是選民比較在意的部分。」
他指出,民眾對於兩岸議題的意見其實是埋在底下的,即使目前沒有任何事件,在選前任何時刻都有可能不可避免地爆發。無論是中國經濟上的打壓,或是軍演,這種海空兵力近距離接觸引發的擦槍走火也不可輕忽。
但另一方面,他也指出儘管中國政府有自己理想的選舉結果,也會克制不要過度明顯地進場介入,「因為畢竟他們很清楚,一旦出手了,也可能是引來負面效益。」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引用資料

READr 從 g0v people-in-news 媒體資料庫篩選 2018 年 10 月 19 日至 2023 年 7 月 17 日,提及侯友宜、柯文哲、郭台銘、賴清德候選人與包含中國、兩岸、大陸、九二共識、習近平任一兩岸關鍵詞的媒體報導。篩選出各別候選人每月討論量前五高的日子,以及在關於中國議題受訪或演講時的發言內容,人工標註事件主題與分類,並計算提及「候選人」和「候選人現兩岸主張」相關報導的每月日數。
相關報導
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