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Amy 和 Cindy 都強調還是有很多優秀的外媒記者。寇謐將也提到,雖然目前外媒的報導傾向誇大目前的緊張情勢,「但我會說外媒對臺灣的報導有愈來愈貼近臺灣的現實:臺灣的身份認同、臺灣對民主的執著、以及僅有極少數人支持中國對臺統一的原因。隨著中國對香港的鎮壓和對新疆的集中營,臺灣作為亞洲最自由的社會之一,與中國的對比更加鮮明,外國媒體對這些差異的描述在整體上都是準確的。」
中國對臺灣的威脅一直都存在,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轉變?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提到,2015 年美國總統歐巴馬卸任前年終記者會的談話,完美地反映出當時全世界媒體的思維。
陳方隅指出,歐巴馬是這樣評價兩岸關係:臺灣要維持一定的自主性,不宣布獨立,中共也不要侵犯台灣,「這個演講非常精確地反映出美國的思維、還有全世界媒體的思維。就維持這樣,兩岸關係沒事就沒事,不要去特別講,因為大家都知道問題很麻煩、很難處理。雖然大家都不滿意,但勉強可以接受。」
「但這個基調愈來愈沒辦法平衡。」陳方隅表示,「因為美中不斷抗衡,中國一直在挑釁,美國也愈來愈沒辦法接受。」
他提到,過去主流媒體還不相信中國是很大的威脅,直到 2018 年習近平解除國家主席任期限制,「西方媒體有大夢初醒的感覺。」2020 年,中國開始驅除記者,「你(媒體)總是得找出他這麼做的原因。才發現中共愈來愈極權,一系列報導才開始,這是有個脈絡慢慢發酵的。」
資深駐臺外媒、現供稿紐約時報的自由記者、同時也是臺灣外籍記者聯誼會副會長的何貴森(Chris Horton)也提到,2019 年之前,其實有蠻多外媒在臺灣,「但這裡非常安靜,因為兩岸沒有緊張的局勢,非常無聊,直到 2014 年(太陽花運動)。而大部分的報導都是透過中國的視角來觀察臺灣。」 Cindy 提到外媒記者圈會拿來自嘲的「臺灣新聞賓果卡」,基本上就是編輯檯對於臺灣的認知。
這是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研究員(現為政治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 Lev Nachman 於 2019 年製作的。根據當時臺灣英文新聞的報導,當時美國軍售臺灣、總統蔡英文即將訪美,預計會引發中國的強烈反應,而西方媒體總是樂於引用。在這些報導裡,臺灣是一個叛變的省、有一個愛挑釁、傾向獨立的女總統,而有必要的時候中國就會透過武力統一臺灣。 呼應到賓果卡其中一格「不提 1949 年以前的事」,何貴森也提到,外媒對臺灣的報導好像「從國共內戰結束,國民政府來到臺灣,然後就變成民主臺灣了。中間省略了很多東西對吧?」他苦笑。
何貴森舉例,在臺灣的歷史中日本的影響非常大,「對於大多數外國記者來說,他們在來臺之前會在中國待一段時間,但通常不會待過日本。所以很容易從中國的角度看待臺灣,便忽略了日本的影響。」
「從語言、文化、食物、以及國家基礎建設都有日本的影子。」何貴森提到,日本也在臺灣推動現代教育、女性教育,「臺灣民主社會的種子,在中國國民黨來到這裡之前就已經種下了。當然,也有人反對日本的統治被關進監獄,這些苦難也和在國民黨統治下一般,只是時間更早。」
何貴森認為,過去幾十年來對臺灣的報導不深入、不準確的原因正是中國崛起,「其實包括臺灣人在內,大家都寧願先賺錢,誰在乎政治?我遇到很多在上海、昆山賺錢的臺灣人,大家都被中國的崛起蒙蔽了,這就是金錢和權力的力量。」
「但現在,習近平基本上像個皇帝一樣,事情改變了。」何貴森說,世界對臺灣的興趣也變得更大了。
何貴森在中國待了 13 年,直到 2013 年初移居香港,後來遇到雨傘運動,開始寫和中國政治有關的文章。他觀察到政府並沒有對雨傘運動的抗議者作出任何讓步,「我意識到香港的未來不會太好。」加上對自由工作者來說香港相對昂貴,2015 年他興起來臺灣看看的念頭,結果只待了一小時就決定住下來。
「我在這裡的第一年沒有寫太多關於臺灣的文章,因為對外國人來說很難理解,尤其是在中國生活過的外國人。」何貴森說,「就算你自己認為沒有被中國影響,但實際上有。我到了這裡才意識到自己對臺灣一無所知,花了一年的時間與人們交談、閱讀和學習,才逐漸對臺灣有所瞭解。」
何貴森來得很早。近期有愈來愈多的外媒駐臺,始於 2020 年中國驅逐 18 名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工作的記者。根據駐華外國記者協會製作、 2023 年 3 月公佈的「2022 年媒體自由報告」表示,大多數的媒體仍在等待中國的入境許可和工作許可。少數的日本和歐洲媒體成功獲得證件,沒有獲得簽證的人被告知是因為「政治緊張局勢」,而一名持有有效簽證和記者證的美國記者在離開中國短期旅行後,證件就被吊銷,讓工作充滿了不確定性。
「現在(臺灣被關注的程度)已經達到了另一個層次,不僅是不同的英語報導,還有法語、丹麥語、德語等等。感覺就像有新的人一直到來,國際媒體和活動非常活躍。」何貴森說。
寇謐將也提到,「這意味著終於可以從臺灣本土的角度來報導臺灣。你必須到臺灣來,並且待足夠長的時間,才能開始理解臺灣的複雜性。在國外生活是無法複製這種體驗的。」他認為,關於台灣的報導變得更細膩、更公平。
「實際生活在這裡,你會有非常多題材可以報導。」何貴森以過去待在中國的 13 年為例,「每個社會和國家都有自己有趣的地方,在當地你可以實際探訪到『人』,中國有一些真的很酷的東西。」
他提到自己近期最喜歡的作品,是他為《紐約時報》寫的「萬秀洗衣店」報導,講述臺灣一對經營洗衣店的 80 多歲夫妻,利用客人遺棄在洗衣店的衣服拍攝時尚照片,這個故事很受歡迎。 何貴森也提到,「我認識一個外國記者,他的兒子在臺灣出生了。人們正在建立關係,我認為這也增加了公正報導的渴望。當你從中國或香港報導臺灣時,你試圖保持公正,但你與臺灣的距離真的太遠了。當你來到這裡,你會想把故事寫得更好。我不知道習近平(驅逐記者)的目的是什麼,但如果習希望國際媒體更好地報導臺灣,那他幫了很大的忙。」
再加上,由於中國嚴格審核記者證的核發,何貴森認為,「有很多從未去過中國的外國記者來到臺灣,他們從未受過中國的宣傳影響,這會讓報導變得很不一樣。」當世界愈來愈暸解臺灣,「像質問聯合國臺灣為什麼不能進去的記者會愈來愈多。」
除此之外,寇謐將跟何貴森都認為蔡英文政權對於臺灣國際形象的幫助很大。
寇謐將提到,「蔡英文身為第一個女性總統,她做了很多努力讓臺灣增加了國際社會的能見度和多樣性。加上臺灣是東亞第一個同婚合法的國家,引起了很多關注。」
何貴森表示,「過去馬英九政府執政 8 年,讓臺灣跟中國變得更加相似;而現在事情有了變化。我認為對於臺灣的報導變得更好、更準確,部分原因也是臺灣政府傳遞出更『臺灣化』的形象(starting to sound and appear more Taiwanese than Chinese.)」。
「不過有點諷刺的是,以前外媒在中國報導臺灣,現在是外媒在臺灣報導中國。」何貴森指出。
曾與 10 多家媒體合作的 Amy 也提到,不管外媒報導什麼議題,在介紹臺灣時都還是會提到中國,「老實說,沒有中國就沒有收視率。」Amy 無奈地說,「我真的許過一個願望,希望關於臺灣的新聞報導標題裡沒有中國。」
從資料上來看,2021 年以前,沒有提到中國的報導反而比較多,但細看內容,大多與天災有關,本來就不會提到「中國」,且報導的大多都是亞洲媒體。總體而言,亞洲媒體報導較多單純臺灣的事件,報導中沒有提到中國的比例高達七成。
2021 年以前只有兩件較大的事情,一個是馬英九與習近平會面,直接和中國有關;一個是美國總統川普當選後,接了蔡英文祝賀的電話,這件事引發中國的強烈抗議,在美國也引發波瀾——因為按照美國的慣例,這件事不曾發生過。
而與天災無關、臺灣獨自受到矚目的事件,分別是 2019 年同性婚姻合法化、以及 2020 年臺灣因 COVID-19 防疫有成。
也由於關於臺灣的新聞大多是「天災」或與「中國」相關,大部分的報導情緒都是負面的。也是僅在同性婚姻合法、以及 COVID-19 防疫這兩個事件有較高的正面情緒。
對於何貴森來說,感受到外媒對臺灣的興趣正是在 2019 年,「這個故事有趣的地方在於它與中國無關,全世界都在關注這個議題。當同性婚姻法案通過時,從北京、香港派遣的記者、和已經在臺灣的記者都湧來了。我認為那是非常重要的時刻。我們只是在報導臺灣,和臺灣的事情。」他回憶,「我寫了一篇文章,整篇文章都沒有使用『中國』這個詞,也沒有必要談論國民黨、中華民國、九二共識。」
Amy 也提到,「2020 年後外媒的焦點有一段時間集中在防疫上,畢竟臺灣的狀態是一個奇觀,這應該是少數沒有提到中國的新聞。」
當時臺灣除了自身防疫做得好,還送出口罩給需要的國家。何貴森認為,「送口罩的做法真的非常聰明。因為臺灣在國際媒體上往往被視為需要幫助的國家。」看到臺灣提供幫助,是一個形象的翻轉。
「大多數的時間,臺灣要嘛被視為需要幫助或保護的國家,要嘛抱怨被排除在某些事情之外,例如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等等。」何貴森說,「而當時人們可以說,我們是從臺灣得到這些口罩。在同一時間,中國向世界出售口罩,但品質不佳。只能說臺灣再次從中國的不當行為中獲益。」
大多數的受訪者都提到駐臺的記者變多,讓對臺灣的報導變得更公平。不過從中國驅逐記者、到香港《國安法》通過,無處可去的記者們並不是當然地選擇臺灣。
Amy 提到,在臺灣放寬防疫措施(抵臺要隔離 14 天)前,非常多外媒不得其門而入,這也是放寬後報導數量大爆炸的原因之一;何貴森也提到,隔離政策真的是很大的阻力,但現在放寬之後,對想要報導中國的人來說,臺灣可能是亞洲最安全、最適合記者的地方。
但就算記者駐點臺灣,他們的報導最終還是得回到遙遠的外國媒體編輯部,「編輯是重要的決策者,如果他們不在這裡,很難理解臺灣。」何貴森提到,編輯們也很容易將「中國觀點」再次引入稿件內,「這不是因為他們效忠共產黨,是因為他們已經內化了這種語言。」就像過去從中國報導臺灣的記者一樣。
何貴森認為,臺灣政府可以讓外國媒體更能在這裡設立亞洲分部,《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本來選擇在臺灣設立辦公室,但都沒能成功。後來《紐約時報》去了首爾,「官僚體系是個問題。他們選擇首爾,是因為他們喜歡韓國人多於臺灣人嗎?我不這麼認為。這是因為商業問題和註冊的困難。我個人認為,臺灣因此錯失了一個很大的機會。」
但何貴森提到另個問題,「我來臺灣的時候,美國最大的三家報紙《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華盛頓郵報》都沒有全職記者在這裡,現在全部都有了,但蔡英文總統拒絕接受任何一家媒體的訪問。」他提到,「臺灣被視為進步、開放和可接近的地方,但我覺得蔡英文對於外國媒體而言不是很能接近。我希望下一任總統能夠更願意與外國記者交談,因為這很重要。」
他表示,「臺灣政府覺得自己的形象很重要,所以不想被當地記者、或當地的外國記者訪問,更傾向於大名鼎鼎的外國記者。我認為對紐約的人來說,採訪臺灣比在這裡採訪更容易。但這些人不像駐臺多年的記者那樣暸解臺灣,駐臺的記者可能會提出艱深的問題,但他們也會寫更好、更準確的文章。」
目前臺灣的國際形象仍是一個隨時可能被發動戰爭的民主小島。身為臺灣人的 Amy 感嘆,「我覺得一個正常的國家不應該有這麼多的關注,現在大家對臺灣有興趣,是因為事情還沒成定局。哪天沒有了中國的關愛,大家還會在乎臺灣嗎?我很希望外媒可以報導其他的東西,甚至不要一天到晚報導。」
而葉耀元認為,臺海戰爭的報導會一直出現,但頻率會一直降低。
「世界會緊張,是因為俄烏戰爭真的開打了,大家發現獨裁者真的會發動戰爭。但這個戒心也會隨著時間波動。外媒一直在抓什麼是正常、什麼是異常,一直在找那條線在哪裡,加上中國真的沒什麼實際行為,觀眾也會膩。」葉耀元指出。
「過去,全世界為了中國,讓臺灣消失。而我們正在糾正這個長期的錯誤。」何貴森說,「中國沒有直接讓臺灣消失,是我們為了中國讓臺灣消失。中國讓大家賺大錢,但要求大家不要談論西藏、臺灣、天安門事件,大家都相當滿意。但臺灣不應該消失,它永遠都是國際社會的一部分,我認為現在世界已經意識到了這個想法。」
他舉例,「過去許多國家把自己的外交政策『外包』給中國,特別是中歐和東歐國家,像捷克、斯洛伐克等,他們現在仍然承認北京政府,但有自己的臺灣政策。」
何貴森認為,人們開始理解臺灣跟中國無關的部分。他以世界棒球經典賽為例,很多體育記者來到臺灣都很喜歡這裡,「他們都說這裡很酷。沒有人談論中國。」
寇謐將指出,國際談論臺灣的報導變多,毫無疑問地能夠提升臺灣國際地位。更準確、且頻繁地報導臺灣,有助於傳達臺灣的故事,並凸顯它與中國不同的地方。
但何貴森也提到,外媒談論臺灣的「問題」也很重要,「因為這讓臺灣更有人性化,每個人都會有問題。如果氣候變遷持續,未來臺灣要如何獲得足夠的水來製造半導體?臺灣的漁業、漁船對待移工的方式也很有問題。」
「雖然提升國際形象不是新聞的職責,但大多數的情況下,國際新聞媒體報導地緣政治議題時,臺灣似乎比中國表現得更好,或者說,中國讓臺灣看起來更好。」何貴森指出。
何貴森說,「臺灣需要一種獨特的身份,不僅僅是『我們不是中國』。不是中國,那臺灣到底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