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文輿論中,Twitter 的「中國立場」篇數比起其他主題,明顯高出許多;針對裴洛西個人的攻擊言論,則比 Facebook 多;Facebook 「美國立場」的相關文章則相對較多。
進一步對照時間軸分析,8 月 2 日裴洛西抵臺當天,Facebook 及 Twitter 上都是討論高峰,尤其負面言論篇數明顯高出正面言論。
在 Twitter,「中國立場」篇數壓倒性超出其他主題,甚至在隔天仍持續攀升。
而 Facebook 的討論數量,即便「支持裴洛西訪臺」的言論隨其抵臺後增加,卻也不敵負面言論,包括中國報復性的經濟制裁、暫停臺灣食品、農產輸入,以及中國軍演的威脅。
對此,長期研究資訊戰、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沈伯洋觀察,臺灣人主要使用 Facebook,算是臺灣自己的戰場,因此正負言論得以形成對抗的局勢;而 Twitter 則較少臺灣人使用,但中國卻會註冊一堆假帳號散播訊息,因此數量上產生高度落差。
他也分析,此次中國操作裴洛西議題風向的手法為「先外交、後軍事」,在裴洛西抵臺前後,先由中國外交系統帶風向,如中宣部、國務院不斷散播凝聚海外華人的言論,像是「中國人不能容忍」、「一個中國原則」等等。
「先內宣再維穩,把國內外華人情緒炒高後,再由軍事接手。」沈伯洋解釋,8 月 3 日在裴洛西離臺後,中國開始操作軍事相關訊息,包括「解放軍封鎖臺灣」、「臺灣完蛋了」,中國手法就是先凝聚中國人力量,把情緒炒到最高點後,由軍事系統接手,進行一系列的軍演,才會鼓舞他們人心。
中國操作風向的路徑,同時顯現在 Facebook、 Twitter 的討論主題變化,以及微博熱搜榜排名的更迭。
此外,針對裴洛西的攻擊言論,也在其抵臺後增加,包括稱其丈夫保羅(Paul Pelosi)酒駕、吸毒、內線交易等,也不斷戲謔稱裴洛西為「過氣政客」、「老妖婆」,此次訪臺是為了個人選舉利益。同時,負面臆測其訪臺討論篇數也不斷增加,像是此行是為了「撈油水」、「多賣點軍火」,更批評美國是在向臺灣收保護費,「凱子外交」言論甚囂塵上。
隨著網路世界的負面言論鋪天蓋地而來,裴洛西抵臺當天,統促黨主席張安樂帶著大批群眾,在裴洛西下榻的君悅飯店拉布條抗議,不滿怒吼要其「滾回去」,痛批裴洛西加深兩岸緊張局勢,試圖進一步製造反對聲浪。
不過,沈伯洋認為,「中國確實有想打這個臺灣人抗議的議題,那時候微博熱搜一度到第五、第六,但效果卻沒有很好,臺灣雖然有新聞報導,但沒什麼人討論,而且報導一出來,許多反對聲音馬上出來,一堆 KOL 都站出來說我們很歡迎之類的。」
他強調,中國操弄的議題,是否能成功流入臺灣,製造在地聲浪,仍取決於在地協力者如何炒作。
細看 Facebook 資料更可發現,許多內容一模一樣的文章,被重複張貼在各個社團。
我們發現,部分網友在裴洛西傳出訪臺消息到其來臺期間,透過在多個開放社團張貼相同的貼文,宣揚自身的立場。共有 66 篇重複張貼超過 10 次、針對裴洛西訪臺一事發表意見的貼文,且每一篇文章都是同一個人短時間分享於數個同性質的社團。
值得注意的是,觀察挺美、反中的臺派社團有著較緊密的貼文互動,更常在類似性質的社團中張貼內容,相較之下,反美、挺中的社團緊密度反而沒那麼高。
例如,網友 Daniel Chang 分享的 內容 是重複最多次的內容。起因是臺北市長柯文哲在其粉絲頁張貼一則文章,論及臺灣要保持自己的主體性,和美日交好,卻不必與中國交惡。臺灣應該左右逢源,而不是左右為難。美中僵局短期無解,但雙方已經加強對話溝通歧見。夾在中間的台灣,更應與中國、美國保持暢通聯絡管道,才能有效避免危機。 從結果看來,貼文類型屬於反中或挺美的文章共有 22 篇,並包含「反胡錫進」、「臺派」等內容,主要都在「台灣辣新聞…周玉蔻粉絲團」、「台灣人民力量」、「戰神讚新聞…張雅琴粉絲團!」等社團;貼文類型屬反美或挺中的文章共有 15 篇,內容同時會批判蔡英文和國民黨,主要出現於「心系祖国 同心筑梦」、「保衛香港運動(公開群組) Defend Hong Kong Campaign」、「123打貪腐」等社團。
有趣的是,雖然反對蔡英文和民進黨的重複張貼貼文數僅 4 篇,但其所散布的社團和反美挺中的社團高度重疊,包括「王又正後援總會」、「百萬庶民紅衫軍 韓國瑜2024參選總統後援會」、「唯一支持韓國瑜」,內容則是批評民進黨歡迎裴洛西來臺是不顧後果的莽撞之舉。
對此,沈伯洋分析,過去中國操作是培養粉專累積大量粉絲,再轉貼其主打的訊息,但在被刪除粉絲專頁後,改變手法,轉向「創立許多假帳號、粉絲專頁」,雖然沒有粉絲追蹤,但只要粉絲專頁發布任何文章,這些大量假帳號就會協力發到許多社團裡。
「他的目的就是,你刪我一個帳號,我就再創一個帳號;你刪我一個粉專,我就再創一個粉專,然後把訊息散布到各種社團,包括拍賣社團、地方社團等,他們就是到處丟訊息、亂槍打鳥。」
沈伯洋表示,中國目前作法,利用許多假帳號接力分享,一個帳號一天分享一些文章,隔天另一個帳號也接力散播訊息,「如果你單看一個帳號,會覺得看起來好像也沒有機器人的感覺,但這些個體連接再一起,就是他們在做的事情。」就算被抓出來,帳號被刪除,也會馬上再創新的。
不過,沈伯洋認為,這樣多點打擊、無差別攻擊的操作手法,即使分享到很多社團裡,但沒人互動、按讚、分享,並無法深入,緊密度並不高;相較臺派社團,臺灣立場的相關文章被到處轉貼到同質性高的社團,很明顯看到是一群人對這議題很熱衷,因而分享到社團,造成緊密互動,但可能僅限於同溫層,無法產生擴大效應。
而最常被重複發文的 Twitter 主題,有近七成是「反美挺中」的內容,且多帶恫嚇意味且語氣強烈,其中又以外交與軍演訊息揚言報復臺美的數量居冠,如「中國彈道導彈將首次飛越台灣」,甚至有貼文直言:「佩洛西膽敢訪問台灣,我們拭目以待 如果中國空軍多次警告無效,我認為可擊落佩洛西座機」。
相比之下,支持美國與臺灣的重複 Twitter 則非常少。
除了恫嚇主題貼文,其餘的反美挺中主題也有不少對裴洛西個人的攻擊。8 月 3 日,裴洛西白天正在忙著拜會總統、立法院等行程中,Twitter 上也有大量帳號反覆發布有關她的負面傳聞,如聲稱她炒股以及丈夫深陷酒駕官司。
有趣的是,這些立場「反美挺中」發布重複主題的帳號,發文內容大多彼此高度重疊。從資料中還可發現至少有 3 分之 1 的的帳號構成相似:英文名字相同、帳號英數組合有固定規律,彼此相似帳號也大多會在 10 至 15 分鐘發布相同的內容,例如:AshleyM31137143、AshleyR24166070、AshleyW33122313、AshleyW42202595。
這些發文內容與時間都高度雷同的相仿帳號,更有一半是今年才創立,而其中大多又在 8 月初裴洛西結束訪臺行程不久後,被 Twitter 以「違反規則」而停用帳戶。
這與沈伯洋的觀察相似,七月底 Twitter 新創許多假帳號,「他們創帳號真的很快,幾秒就創一個,我們會偵測 Twitter 上看似是小粉紅的文章,再去文章海裡,看有多少是新創的帳號,就會發現那個網絡很大。」
不過,他認為, Twitter 沒有像 Facebook 一樣的社團網絡,這些假帳號即使數量多,但都沒有人追蹤,只能用 @ (標註其他人)或#( hashtag)的方式擴散,「但我不認為這是有效方式,比起 Facebook 到處張貼到社團裡, Twitter 上的操作更沒有效果。」
目前在兩個社群平臺的傾中言論操作方式都朝向多點打擊,卻沒有互動的結果,「你只能一直轉推別人文章,但你無法進入第二、三層,變成打擊面很廣,但效果就很小。」
READr 進一步分析,在 Facebook 及 Twitter 上,各篇文章主題的 影響力 ,發現正面言論表現優於負面言論,包括臺灣人歡迎裴洛西、美臺團結,並且贊同此行有助於增長臺灣國際關係、深化臺灣民主自由,顯示中國立場、負面言論文章海的戰術,在影響力上並未奏效。
對此,沈伯洋表示,如果將分享、按讚、留言定義為影響力,「那臺灣一定得勝。」不過,他也提醒,中國戰術是把訊息像海一樣丟到網路世界,「他就賭你會看到一次,這種戰術看到負面報導的機率就非常高。」
沈伯洋認為,中國目標就是針對年輕、認為政治骯髒、不關心政治的人,而這種文章海的戰術,就很容易影響這些特定族群,達到中國目標。
綜觀此次裴洛西訪臺,美中臺皆有不同立場、反應,但核心卻是一致——「不想引起戰爭」,包括裴洛西班機繞路飛行、中國軍演時間選擇,以及總統蔡英文歡迎卻不高調的言論,都可看出端倪。
對此,沈伯洋也觀察到同樣趨勢,在微博熱搜榜上,8 月 5 日後,開始出現大量軟性議題,「微博熱搜榜就是他們在操弄的嘛,把軟性議題往上衝,就是為了把暴衝的小粉紅拉回來。」
他進一步解釋,中國意圖是炒高情緒,最後以軍演展現中國軍威作結,但結果炒過頭,很多人暴衝過頭,認為「中國應該實現軍事力量解決啊!」,沈伯洋指出,「中國一直操弄意識形態、民族主義,到最後就是被反噬,變成拉不回來,跟脫韁野馬一樣炒太高,已經超出他想要輿論效果,往後幾年一定會更明顯。」
即便裴洛西已經離臺,但此行的影響力深遠,裴洛西更發布聲明指「中國無法阻止世界領袖造訪臺灣」,再次彰顯臺灣的民主價值,《美國之音》也報導,裴洛西可能帶動各國政要訪臺的骨牌效應。而在中國軍演威脅後,14 日美國參眾兩院的 5 位議員再度來訪,等同是最好的宣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