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進度0%

【讀 + 數據】謠言變多了?是真的!網路上的謠言都講了什麼?
網路上的謠言都講了什麼?

【讀 + 數據】謠言變多了?是真的!網路上的謠言都講了什麼?

閱讀時間 2 分鐘

近幾年來,「不實訊息」、「假訊息」成為熱門話題,然而網路上的謠言真的變多了嗎?
最大宗的謠言主題是什麼?

網路上的謠言真的很多嗎

為防止謠言擴散,《社會秩序維護法》中有規定散佈謠言相關的罪責,而自 108 年度起,因違反《社維法》遭移送的網路謠言案數爆增,迄今相較前兩年成長 5.9 倍,散播平台多為臉書,然而所有判決中僅 4% 判罰。

最多的謠言類型 批評執政者案數遙遙領先

READr 2018 年底推出「假訊息與它們的產地」專題,據當時統計,截至年底共計有 68 件在「網路」上散佈謠言,違反《社維法》遭起訴的案例。
而截至今日,因違反《社維法》遭移送的案數共有 473 件,2 年間暴增數倍。其中「批評執政者」的謠言占比最高,如「離譜吧!政府在貼錢讓日本人玩嗎?」、「總統帶貓看醫生動員百人」、「高價買戰機⋯⋯菜政府坑我們老百姓?」。
其次,因應時事,「疫情訊息」與「選務謠言」也成為熱門謠言主題中第二、三名。在所有案件中,第一起散播武漢肺炎疫情謠言發生在 1 月 26 日,謊稱特定地區已有確診病例;選務謠言則從 2019 年 11 月開始出現,有自稱為過去選舉的選務人員在明年選舉「無預警整批被掉」,暗示有人將藉由選務人員對選舉「動手腳」。

多數假訊息不判罰

儘管近年因散播謠言被移送的案件數暴增,不過判罰比例僅佔 4%。
由於《社會秩序維護法》第 63 條第 1 項第 5 款規定,「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因此多數法官會以「謠言是否讓人信服」及「是否影響公共安寧」為判斷基準,判罰比例偏低。所有判罰的謠言中,以「疫情訊息」的謠言比例最高(46%)。

面對謠言該怎麼辦

在專題「假訊息與它們的產地」中提到,因應假訊息猖獗,當時行政院推出幾項因應對策,其中希望增加網路平台業者責任的《數位通訊傳播法》卻引發爭論,如:是否會造成業者的寒蟬效應,間接限制言論自由?至今修法無下文。
回到個人,除了監督政府修法,還能怎麼做?公民團體假新聞清潔劑建議大家收到訊息時,若感到「驚訝」、「害怕」、「反感」,就要注意,並搜尋這則訊息的正確性,或是轉傳給事實查核機構幫忙查證。
註:此數據更新延續 2018 年「假訊息與它們的產地」專題的研究方法,採單一分類,若謠言涉及多個主題,則會選擇內容中篇幅較多的主題類別。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相關報導
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