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記者,在過程中還有兩個不斷衝擊思維的點。第一,是有時候使用者根本不在乎、或搞不清楚你做的很多事。例如,標示報導為專欄、為短篇、為深度,或是各種花俏的單元名稱,除非你有一個老品牌,或是長期教育讀者,否則會在意、或分辨得出來的讀者真的是少數。那麼,有沒有更直覺的標示方式?又或者,讀者在選擇文章的時候到底會在意什麼?
第二個,其實也是我加入這個以工程師為大多數人的團隊之後還是有點不習慣的事。或許是作為記者,也或許是個性使然,我常常覺得東西一定要完美才能發佈。但這個團隊的產品,包括跟我有關的新聞協作,有時候常常會先發佈首波,剩下的功能待第二波、第三波才繼續做完(不是報導,報導一定經過嚴格檢驗啦)⋯⋯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我們的政治獻金專題,當年也是先發佈了資料,才推出報導⋯⋯
但在工作坊時講師講得很明白,與其在那裡糾結,或做再多的焦點使用者測試,既然事前能做的都做完了,不如直接發佈,讓真正的讀者群體告訴你哪裡好、哪裡不好。說不定你糾結得要命要盡善盡美的功能,讀者根本不在乎;又或者是無心插柳的小功能卻成為了讀者的心頭好,這時才發現,就算團隊再大、提點子的人很多,還是會有盲點。
所以,這一版的 READr 當然不會是完整版(或許永遠都沒有完整版?),期待你們的使用,雖然聽起來有點變態,但我們會在後台仔仔細細觀察你們的樣子~(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