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年 7 月,輕颱海棠在鵝鑾鼻西南方海面形成,之後和中颱尼莎產生藤原效應,接連侵襲臺灣,雙颱當年同時發布海陸警,創下紀錄。有別於尼莎自宜蘭縣蘇澳鎮登陸,海棠颱風從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登陸,是繼 2004 年颱風南瑪都後,13 年來第一個登陸臺灣西半部的颱風。
海棠颱風侵臺期間,臺南、高雄、恆春、大武等測站出現豪雨等級的雨量,24 小時內累積雨量超過 200 毫米,且因為和尼莎颱風相互牽制,強烈颱風環流和西南氣流造成臺南、高雄及屏東等地水位暴漲,淹水災情超過 340 處;農業損失統計近 5 億,以屏東縣的養殖漁業,及宜蘭縣的農產品損失金額最高。此外,風災導致全臺 111 人受傷,且因 16 級強風吹垮花蓮民營和平電廠的輸電鐵塔,造成 60 萬戶停電。
2004 年 11 月底,南瑪都颱風在西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周遭海域生成,並在 12 月 4 日登陸臺灣屏東縣枋寮鄉,穿過中央山脈,由臺東太麻里附近進入臺灣東南部海面,成為百年來第一個於 12 月登島的熱帶氣旋。
受南瑪都颱風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影響,北部及東半部有豪雨發生,全臺有 30 個測站累積雨量達到豪雨等級,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布洛灣地區累積雨量達 1090 毫米,部分地區道路坍方。有 2 人死亡、2 人失蹤,農林漁牧損失約 6.7 億元。
1996 年 7 月,葛樂禮颱風在菲律賓北部海面生成,5 天後登陸屏東縣恆春半島,經高雄、臺南、臺中後,最後在濁水溪口出海。
受颱風環流及西南氣流雙重影響,花蓮、臺東、屏東等多個地區降下豪雨,累積雨量達豪雨等級的測站出現在西南部平地、山區,以及北部和東部地區,臺東的鐵路、公路、航空交通全面中斷,並有 3人在風災中死亡。
1990 年 5 月,瑪麗安颱風形成後在呂宋島西方海面轉向東北移動,並在臺南附近登陸,是臺灣史上第 2 個登陸臺南的颱風,最後由花蓮附近出海。瑪麗安颱風對臺灣的影響有限,測站累積雨量平均為大雨等級,未傳出大型災情。
1988 年 5 月在巴士海峽形成的蘇珊颱風,以西北轉北的方向行進,最後登陸恆春半島,並在臺東大武附近出海。蘇珊颱風造成的災情輕微,僅臺東、大武、成功三測站的累積雨量達到豪雨等級,同樣沒有出現嚴重災損。
1981 年 6 月,艾克颱風在海南島東南部海域生成,並在屏東縣東港鎮附近登陸,最後從臺東附近出海。艾克颱風侵臺期間,暴風圈籠罩全島,基隆的彭佳嶼測站 24 小時累積雨量超過 350 毫米;花蓮、鞍部和高雄測站則達豪雨等級,南部、東部地區災情嚴重,死亡、失蹤和受傷人數總共 10 人。
娜定颱風在菲律賓海域生成後,先是穿過巴士海峽掠過臺灣南部,之後行經東沙島東北方海面時,與歐莉芙颱風合併,轉往東北前進,最後登陸臺南地區。
娜定颱風在臺灣降下強降雨,臺東大武測站 24 小時累積雨量逼近 350 毫米,接近大豪雨等級,並在成功、臺東、恆春測站達到豪雨等級的雨勢,東部出現水災、南部則出現風災,死亡失蹤人數 14 人,並有 8 人受傷。
1966 年 9 月生成的強颱艾爾西,是臺灣歷史上唯一一次有強烈颱風登陸西南部,當時艾爾西在恆春北方登陸,最後由大武附近出海,轉向東北侵襲日本。
艾爾西在北部、南部、東部都造成災情,臺東、宜蘭多個測站 24 小時累積雨量超過 250 毫米,北部出現水災,南部香蕉果園災損嚴重,死亡失蹤人數 10 人,並有 29 人受傷。
裘迪颱風則是在菲律賓西部海域形成,經東沙島海面轉向東北,並在臺南北方登陸,最後由臺東地區出海至日本石垣島。臺東、臺南測站累積雨量達豪雨等級,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南部蕉園嚴重受損,且有 18 人死亡失蹤、14 人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