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進度0%

颱風「山陀兒」侵臺!過去還有什麼颱風走一樣路線?

颱風「山陀兒」侵臺!過去還有什麼颱風走一樣路線?

閱讀時間 10 分鐘

今年第 18 號颱風山陀兒目前中心在高雄西南方海面打轉,由於大氣及海洋環境不利颱風發展,中央氣象署估計,明天(3 日)上午山陀兒將以較弱的中颱或輕颱之姿登陸,強度有減弱趨勢,但仍會以完整結構影響臺灣。
2997-alert
中央氣象署發佈山陀兒颱風海上陸上颱風警報,由於路線未經過中央山脈,不少專家事前預警它將帶來重大災害。(來源:中央氣象署)
山陀兒上週末(9 月 28 日)在琉球南方海面發展成輕颱,之後一路沿巴士海峽移動、增強至強颱,預計於西南部入侵臺灣陸地。氣象署原本預估,山陀兒颱風在未遭受地形破壞情況下直撲西南部,可能會讓當地出現 17 級強陣風,破壞力驚人;且過去從西南部登陸的颱風都造成嚴重災情,專家憂心,山坨兒颱風對臺影響恐創下紀錄。
自 1958 年中央氣象署有颱風記錄以來,有 10 個颱風行經路徑和山陀兒相似,登陸地段落在屏東恆春至嘉義東石之間,並為南部、東部地區帶來致災雨勢。READr 整理氣象署、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資料,回顧這些「南進北出」的颱風如何影響臺灣。

1977:中颱賽洛瑪

賽洛瑪_新
前氣象局長鄭明典 10 月 1 日在「天氣多一典」節目就提到,山陀兒颱風「幾乎不動」的特質、和急轉彎的路徑,讓他想起 1977 年的造成嚴重風災的賽洛瑪颱風。高雄市長陳其邁在訪視防颱工作時,也提到賽洛瑪颱風,由於當年重創高雄,「高雄人大家心裡都會有記憶」。
1977 年 7 月,賽洛瑪颱風在菲律賓海域生成,並在高雄市附近登陸,最後自臺中出海,南臺灣出現嚴重災情,主要受災地為高雄縣市、屏東縣、臺南縣市、臺東縣及嘉義縣等地,包括高雄、恆春、大武、臺東、成功測站 24 小時累積雨量都超過 200 毫米,高雄、屏東當時還創下最高的風速紀錄。
根據國家災防中心的資料,賽洛瑪颱風在臺灣共造成 37 人死亡、12 人失蹤、298 人受傷;3385 間房屋全倒、22038 間房屋半倒。

2017:輕颱海棠

2997-海棠
2017 年 7 月,輕颱海棠在鵝鑾鼻西南方海面形成,之後和中颱尼莎產生藤原效應,接連侵襲臺灣,雙颱當年同時發布海陸警,創下紀錄。有別於尼莎自宜蘭縣蘇澳鎮登陸,海棠颱風從屏東縣枋山鄉楓港登陸,是繼 2004 年颱風南瑪都後,13 年來第一個登陸臺灣西半部的颱風。
海棠颱風侵臺期間,臺南、高雄、恆春、大武等測站出現豪雨等級的雨量,24 小時內累積雨量超過 200 毫米,且因為和尼莎颱風相互牽制,強烈颱風環流和西南氣流造成臺南、高雄及屏東等地水位暴漲,淹水災情超過 340 處;農業損失統計近 5 億,以屏東縣的養殖漁業,及宜蘭縣的農產品損失金額最高。此外,風災導致全臺 111 人受傷,且因 16 級強風吹垮花蓮民營和平電廠的輸電鐵塔,造成 60 萬戶停電。

2004:中颱南瑪都

南瑪都_新
2004 年 11 月底,南瑪都颱風在西太平洋島國密克羅尼西亞周遭海域生成,並在 12 月 4 日登陸臺灣屏東縣枋寮鄉,穿過中央山脈,由臺東太麻里附近進入臺灣東南部海面,成為百年來第一個於 12 月登島的熱帶氣旋。
受南瑪都颱風環流與東北季風的共伴效應影響,北部及東半部有豪雨發生,全臺有 30 個測站累積雨量達到豪雨等級,花蓮縣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布洛灣地區累積雨量達 1090 毫米,部分地區道路坍方。有 2 人死亡、2 人失蹤,農林漁牧損失約 6.7 億元。

1996:中颱葛樂禮

2997-葛樂禮
1996 年 7 月,葛樂禮颱風在菲律賓北部海面生成,5 天後登陸屏東縣恆春半島,經高雄、臺南、臺中後,最後在濁水溪口出海。
受颱風環流及西南氣流雙重影響,花蓮、臺東、屏東等多個地區降下豪雨,累積雨量達豪雨等級的測站出現在西南部平地、山區,以及北部和東部地區,臺東的鐵路、公路、航空交通全面中斷,並有 3人在風災中死亡。

1990:中颱瑪麗安

2997-瑪莉安
1990 年 5 月,瑪麗安颱風形成後在呂宋島西方海面轉向東北移動,並在臺南附近登陸,是臺灣史上第 2 個登陸臺南的颱風,最後由花蓮附近出海。瑪麗安颱風對臺灣的影響有限,測站累積雨量平均為大雨等級,未傳出大型災情。

1988:中颱蘇珊

2997-susan
1988 年 5 月在巴士海峽形成的蘇珊颱風,以西北轉北的方向行進,最後登陸恆春半島,並在臺東大武附近出海。蘇珊颱風造成的災情輕微,僅臺東、大武、成功三測站的累積雨量達到豪雨等級,同樣沒有出現嚴重災損。

1981:輕颱艾克

艾克_新
1981 年 6 月,艾克颱風在海南島東南部海域生成,並在屏東縣東港鎮附近登陸,最後從臺東附近出海。艾克颱風侵臺期間,暴風圈籠罩全島,基隆的彭佳嶼測站 24 小時累積雨量超過 350 毫米;花蓮、鞍部和高雄測站則達豪雨等級,南部、東部地區災情嚴重,死亡、失蹤和受傷人數總共 10 人。

1968:輕颱娜定

2997-娜定
娜定颱風在菲律賓海域生成後,先是穿過巴士海峽掠過臺灣南部,之後行經東沙島東北方海面時,與歐莉芙颱風合併,轉往東北前進,最後登陸臺南地區。
娜定颱風在臺灣降下強降雨,臺東大武測站 24 小時累積雨量逼近 350 毫米,接近大豪雨等級,並在成功、臺東、恆春測站達到豪雨等級的雨勢,東部出現水災、南部則出現風災,死亡失蹤人數 14 人,並有 8 人受傷。

1966:強颱艾爾西、中颱裘迪

2997-艾爾西
1966 年 9 月生成的強颱艾爾西,是臺灣歷史上唯一一次有強烈颱風登陸西南部,當時艾爾西在恆春北方登陸,最後由大武附近出海,轉向東北侵襲日本。
艾爾西在北部、南部、東部都造成災情,臺東、宜蘭多個測站 24 小時累積雨量超過 250 毫米,北部出現水災,南部香蕉果園災損嚴重,死亡失蹤人數 10 人,並有 29 人受傷。
2997-judy
裘迪颱風則是在菲律賓西部海域形成,經東沙島海面轉向東北,並在臺南北方登陸,最後由臺東地區出海至日本石垣島。臺東、臺南測站累積雨量達豪雨等級,根據中央氣象署的資料,南部蕉園嚴重受損,且有 18 人死亡失蹤、14 人受傷。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