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進度0%

代表民主黨出戰美國大選 從賀錦麗發言一窺對臺政策走向

代表民主黨出戰美國大選 從賀錦麗發言一窺對臺政策走向

閱讀時間 10 分鐘

報導重點摘要

  • 美國民主黨 2024 年版黨綱首次放入對臺六項保證,重申一中政策,學者認為是拜登國安團隊意志的延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忙於尋找副手、組織選戰,應無暇處理對臺政策。
  • 賀錦麗擔任副總統時期曾出訪亞洲四次,只有和日韓領導人交流會主動提及臺海議題;訪問東南亞時僅會討論南海區域安全,即使有記者提出和臺灣相關的問題,她也不會直接回應。
  • 學者認為,賀錦麗外交經驗不足,對臺灣和中國議題的態度與拜登政府完全一致,若當選後仍需持續觀察其立場,可以預見執政初期應該會承襲拜登的國安路線,尤其是印太戰略。
美國 2024 總統大選出現歷史性的變化,原本堅持爭取連任的 81 歲總統拜登(Joe Biden)宣布退選,民主黨上週(8 月 22 日)舉辦的全代會正式提名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和明尼蘇達州州長華茲(Tim Walz)角逐正副總統大位。另一個備受臺灣關注的焦點,還有 2024 年版黨綱第一次放入對臺六項保證,並重申美國的一中政策
自 2000 年以來,民主黨的黨綱均有納入一中政策,只有 2020 年刪去「一個中國」政策字眼,僅提及《臺灣關係法》。外交部回應,這不僅是民主黨再次明確表達對臺灣的堅定支持,也是首次提到「堅定承諾維持臺海和平與穩定」等文字,友臺力道強勁。

新黨綱、過去發言 賀錦麗友臺有蛛絲馬跡?

黨綱列入對臺六項保證,可以代表賀錦麗看待臺灣的態度嗎?曾在美國智庫「華府全球台灣研究中心」訪問的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指出,賀錦麗臨危受命,7 月底才確定代替現任總統拜登參選,「這段時間光是找副手、組織選戰團隊都來不及了,不會有時間想政策。」較可能是延續拜登國安團隊的意志,目的是對外強調對臺方針的一貫性,以及未來政策的大原則。
長期關注美國政治的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邱師儀則認為,民主黨選擇將臺灣寫入黨綱,可與新黨綱隻字不提臺灣的共和黨做出區別。他提到,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近日接連拋出「臺灣距離美國 9500 英里,協防臺灣非常非常困難」、「美國對烏克蘭的金援政策造成無謂的浪費與犧牲」等言論,外界普遍認為川普若當選,美國將轉向孤立主義。
從賀錦麗擔任副總統期間針對兩岸的發言,是否能一窺她可能的外交政策?READr 整理美國白宮新聞稿中,賀錦麗過去四年出訪亞洲和提及臺灣的逐字稿與摘要記錄,有了以下的發現:
載入中
bg-001

長期關注國內事務 賀錦麗外交經驗不足

「賀錦麗的外交經驗就是一張白紙,拜登請他做什麼,他就做什麼,沒什麼主動性。」陳方隅表示,拜登對外交有著極大的主導權,對外交涉的主要人選是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國防部長奧斯丁(Lloyd Austin),以及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cob Sullivan),「很少有副總統的角色,所以賀錦麗談外交談得很淺,頻率也很低。」
陳方隅進一步解釋,賀錦麗出訪印太區域的談話內容不外乎是和中國競爭、加強和東南亞的關係,與拜登的態度如出一轍,幾乎沒有自己的主見;她在副總統任期內頻繁和日本、菲律賓等第一島鏈國家領袖會談,也是反映拜登的印太戰略中,透過串聯亞洲盟友的經濟、軍事全方面合作,進而達到圍堵中國的目的。
邱師儀同意陳方隅的觀點,拜登政府針對不同的區域有相應的外交說詞,賀錦麗的發言從不脫此範圍,包括譴責中國的人權問題、強調臺海和平與穩定是印太區域的關鍵,「跟拜登說的話一模一樣,可以說是複製貼上。」
白宮新聞稿中也有許多賀錦麗遵循拜登外交策略的例子,除了她在日韓強調臺海安全、在東南亞主張南海航行自由外,賀錦麗和歐洲國家談到中國議題時,主題都圍繞在批評中國和俄羅斯關係匪淺、對歐美經濟體系的挑戰等,並沒有其他個人意見的表述。
2996_photo
加薩戰爭是賀錦麗少數表達個人關注的外交議題,邱師儀補充,她多次公開對巴勒斯坦難民的苦難表示同情與理解,這點和拜登很不一樣。此外,賀錦麗對烏俄戰爭著墨較深,包括參加所有國防部和白宮戰情室的相關會議,並和拜登承諾會緊盯戰事進度,拜登也連續三年派她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歐洲國家領袖討論因應措施。
賀錦麗對外交陌生其來有自,陳方隅說明,她過去擔任美國加州檢察總長,長期聚焦司法議題,政治生涯則始於參議員選舉,「美國西岸的華人很多,所以她以前對中國的態度是很傳統的那一套:兩個國家要有好的貿易,就要維持好的關係。」也是因此,賀錦麗擔任參議員期間,中國議題並非她主要關注的領域。
任職副總統之後,賀錦麗也是法定的參議院議長,她最初被指派的任務是解決大量非法入境的中美洲移民問題,並提出移民法案;然而推動立法的過程一波三折,陳方隅表示,賀錦麗過去三年花了非常多的力氣進行遊說,最終法案仍因共和黨反對擱置至今,「所以賀錦麗的存在感那麼低,和國會的混亂狀況很有關係,花了很多時間,最後卻一事無成,就結果論來說,她是失敗了。」

賀錦麗若當選 學者:外交政策應延續拜登路線

由於賀錦麗對外交並不熟悉,若她於 11 月的總統大選順利當選,學者皆認為其外交政策多半會大幅延續拜登政府的路線,尤其是印太戰略。邱師儀解釋,美國同時處理烏俄戰爭、加薩戰爭等外交衝突,蠟燭多頭燒的情況下,實在無力在印太區域再起戰場,對賀錦麗來說,維持現有模式是最聰明的選擇,和印太區域的交流只會加強、不會減少。
陳方隅也認為,當前對賀錦麗最重要的事情,是妥善處理國內包括經濟、移民等議題,外交只要不失分即可,可以預見她應該會承襲拜登的國安團隊,「讓專業的來」;相較於川普外交政策的飄忽不定、隨時都在改變,民主黨相對穩定一點。
而不論是誰當選,陳方隅表示,對臺灣來說,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廣結善緣、廣交朋友,持續和美國智庫交換情報、建立密切的聯繫,「像是布林肯、蘇利文這些國安團隊的人,全部都是來自智庫。我們不會知道誰會入閣,但我們知道哪些智庫是很重要的,只要和他們長期累積信任,知道他們怎麼看待臺美關係,對臺灣來說都是重要的資訊。」
隨著兩大政黨的參選組合大勢底定,美國總統大選選情也逐漸白熱化,邱師儀表示,接下來的觀戰重點是 9 月 10 日由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ABC News)主辦的總統候選人辯論,這是雙方陣營目前唯一正式承諾參與的辯論場次。
不過,川普不久前才痛批美國廣播公司新聞網專做假新聞,並暗示他可能會爽約。如果川普真的不參與辯論,邱師儀認為賀錦麗的贏面就很大,「畢竟川普恥笑拜登老邁、講話不清楚,結果自己不敢辯論,是不是也害怕對上小他近 20 歲的賀錦麗?」至於副總統辯論則定於 10 月 1 日,由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新聞網(CBS News)舉辦。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相關報導
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