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進度0%

大國博弈下的小國外交:從外國訪團的談話記錄 看臺灣與各國的關係變化

大國博弈下的小國外交:從外國訪團的談話記錄 看臺灣與各國的關係變化

閱讀時間 15 分鐘

報導重點摘要

  • 臺灣近年迎來許多重量級的外國代表團,訪客主要來自美國與歐洲國家,成員以國會議員為主,美國則是議員和智庫訪團數量不相上下。
  • 歐美和部分亞太地區的國家交流的主題,在 2018 年之後有了明顯的變化,內容包括印太區域、威權主義、民主價值等;在此之前,雙方會面談論的重點大多放在兩國經貿合作,以及氣候變遷、性別人權等議題。
  • 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非洲、亞西地區和東南亞國家不僅來訪的數量較少,代表團關注的議題仍多以雙邊投資貿易、觀光交流等為主軸,比較沒有出現主題上的變化。
  • 臺灣雖被視為印太戰略的一份子,但學者認為臺灣整體戰略觀不足,且社會對於中國議題仍無共識;應該要推動臺灣的印太戰略,迫使政府思索如何以印太戰略為總體框架去處理對中國的關係。
今年 6 月 14 日,外交部長吳釗燮造訪捷克首都布拉格,這已經是他二度訪問,和上次不同,吳釗燮參加的智庫活動「2023 歐洲價值高峰會」,是由總統帕維爾(Petr Pavel)親自主持開幕式,兩人罕見在鏡頭中「同框」。捷克的主辦單位於推特上形容此場景是一「外交突破」(Diplomatic breakthrough),強調這是外交史上第一次,國家元首和臺灣外交部長出席同一場活動。
2947_photo1
史上第一次,臺灣外交部長吳釗燮和捷克總統同框出席國際會議(照片來源:外交部)
自從去年 8 月,時任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訪臺,臺灣一舉躍上各大國際媒體後,許多外國代表團便相繼來到這個《經濟學人》筆下「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來訪的層級也不容小覷,德國聯邦教育及研究部長、英國前首相等人,都是該國睽違超過 20 年再次有同等級的政要訪臺;英國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來臺演說時,甚至稱臺灣「你們在整個自由世界有很多、很多朋友。」
然而,臺灣和歐美國關係升溫的同時,蔡政府執政 7 年和 9 個國家斷交,邦交國數目創下歷史新低,2018 年甚至一年失去 3 個友邦。國民黨國際部主任兼駐美代表、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黃介正直指:「國家主權的象徵還是在邦交國,不然你(臺灣)沒有國際上的人格。從傳統外交的角度來看,蔡英文不及格。」
臺灣的外交關係究竟「有很多朋友」、還是如學者認定的「不及格」?我們從臺灣與外國訪團的互動中發現,「歐美國家」和「邦交國」來訪的訪團數量不相上下,討論的議題從雙邊經貿交流、我方呼籲支持加入國際組織,到近年聚焦在如何成為「印太區域」的盟友,並找出反制中國擴張的方式。READr 整理自 2008 年馬政府時期至今的外國訪團資料,梳理臺灣和各國交流的狀況及關注的議題。
2947_1
從資料中發現,來訪臺灣的代表團主要來自北美、歐洲及邦交國,成員則以國會議員為主。自 2022 年開始,兩個全新的跨國性國會組織出現在訪客名單,分別是「福爾摩沙俱樂部」與「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都是由各國友臺議員串連成立,目的是聲援臺灣議題;其中「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更進一步關注各國的對中政策,試圖改善中國崛起產生的負面問題。
「非邦交國主要由議員來訪,也是因為中國因素。」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陳方隅分析,非邦交國如果派行政官員來臺,通常都會遭到中國抗議,「畢竟行政部門代表國家對中國的態度,像是立陶宛派次長來臺,就被列入中國的黑名單」。而代表民意的國會議員不受政府限制,自然成為與臺灣交流的破口。
舉例來說,福爾摩沙俱樂部目前已有歐洲區、印太區、亞西區、非洲區和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區,逾百個國家的國會議員參與,陳方隅表示,雖然組織偏聯誼性質,但各國議員在此交流對臺、對中政策的意見,回國後繼續推動相關法案,對臺灣的意義就是「給各國一個友臺的、對付中國的種子,然後慢慢灑到各地去成長茁壯」。
不過,黃介正認為,國際媒體爭相報導臺灣的新聞,自然會讓國外的政治人物對這個比鄰大國的小島產生興趣,如同陸續有政要前往烏克蘭拜會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一樣,「最起碼他可以跟選區說 I was there,《經濟學人》說世界最危險的地方我去了。」
至於訪團來臺都談些什麼?在北美、歐洲和部分亞太地區國家(包括日本、澳洲等國),2018 年是與臺灣交流主題變動明顯的一年:在此之前,雙方會面談論的重點大多放在兩國經貿合作,以及具跨國性質的氣候變遷、性別人權、環境衛生和再生能源等議題;2018 年後,代表團來臺話題聚焦在印太區域、威權主義、民主價值、俄烏戰爭、半導體供應鏈等。
相較之下,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地區、非洲地區、亞西地區和東南亞國家不僅來訪的數量較少,代表團訪臺關注的議題,仍多以雙邊投資貿易、觀光交流、對外援助等為主軸,交流主題變化也較小。

北美:從「亞太」區域到「印太」區域

前一任總統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論,引發中美緊張,時任總統馬英九稱會成為和平締造者,穩定兩岸和臺美關係,希望美國能考慮簽署自由貿易協定。

往下滑動

2015 年,馬英九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新加坡會晤,稱與中國取得共識,各自遵循「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原則,兩岸關係將更進一步。

2016 年,民進黨重返執政,是臺灣第三次政黨輪替,美國訪團關注政權轉移情形,以及兩岸關係是否受到影響。

美國 2017 年通過對臺重大軍售案,總統蔡英文稱會落實國防自主,包括國機、國艦國造,以回應中國的軍事威脅。

此時的美國訪團仍以「亞太區域」稱呼西太平洋地區的周邊國家,還沒有針對中國崛起後的亞太新秩序提出因應方式。

2019 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凸顯一國兩制的失敗,蔡英文稱臺灣將以此為戒,捍衛印太地區的自由、民主和人權價值。

美國則以「印太區域」取代原先的「亞太區域」,並稱臺灣成為「捍衛民主價值最前線的國家」,認為臺灣是印太區域安全的核心。

臺美合作洽談頻繁,臺灣重點放在避免雙重課稅、臺美 21 世紀貿易倡議等經貿協定。

美國訪團則提到,歐美開始重建全球供應鏈,臺灣所在的區域是重要的一環,臺美更需團結。

一直以來,美國的代表團數量都居各國之冠,和其他國家不同的是,除了國會議員,智庫也是美國主要來臺的訪問人士。陳方隅指出,智庫就像是美國政黨的「人才培養庫」,可以深度參與政治決策,並進入政府擔任重要職位;由此延伸的智庫外交,也是美國與他國進行資訊交換、政策建議的方式之一。
2018 至 2019 年,智庫來臺的數量陡增,是歷年平均的兩倍,陳方隅認為,這和美國彼時在討論「印太戰略」有很大的關係。所謂的「印太戰略」是指美國希望透過和印度洋及太平洋國家加強關係,以抗衡日漸強大的中國,智庫想把研究的重心拉到亞洲,臺灣位處關鍵位置,自然成為訪問的重點。
而「印太戰略」也從 2017 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提出的模糊概念,逐漸發展成 2022 年總統拜登公布第一份印太戰略報告,其列出十大行動計劃,並明確指出「我們的目標不是改變中國,而是塑造它所處的戰略環境」。
訪團來臺的新聞稿也可看出美國對臺灣區域角色定位的變化。2018 年之前,訪團仍以「亞太區域」稱呼亞洲地區,和蔡政府談論的議題,則是臺灣該如何實現國防自主;2018 年後,「印太」一詞首度出現在新聞稿中,伴隨而來的關鍵詞包括「貢獻力量、自由民主、積極合作、團結、前緣」等,可見美國將臺灣納入印太戰略的架構。
前駐美代表處政治組長、臺北市議員趙怡翔表示,臺灣位處印度洋一太平洋的核心位置,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當初在構想印太戰略時,認為臺灣的安全至關重要,一開始就把臺灣定位在關鍵的戰略位置。而美國在川普就任總統之後,也接納了日本的倡議。

美國對中國「民主化」期待落空 轉而關注臺海安全

「我 2019 年赴美工作時,正好見證了美國政界對中國態度的劇烈轉變。」趙怡翔解釋,歐巴馬時期的美國對中國抱持高度期待,認為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總有一天經濟的開放會帶來中產階級的擴散,最終帶來政治的自由化」。也是因此,美國政界對臺灣的期待便是「你就先安安靜靜、不要出聲,等到中國有一天民主、自由了,事情就會好轉」。
然而事與願違,趙怡翔表示,到歐巴馬執政後期,美國政界愈來愈多人驚覺,中國經濟上的突破並沒有為這個國家帶來民主,反而是更加的威權,而習近平統一臺灣的企圖心也愈來愈明顯。從此之後,美國轉而更加關注臺海安全,例如最近許多重量級議員訪臺,就有別於過去的行禮如儀,討論的議題非常聚焦,包括臺美合作維護臺海穩定的方式,以及如何改善臺灣市場依賴中國的現況。
2947_photo2
2021 年,美國參議員達克沃絲(Tammy Duckworth)等人搭乘軍機訪臺,輿論一陣熱議(照片來源:外交部)
如同趙怡翔所言,雖然歷年訪團交流不輟,臺美關係更進一步卻是近年的事。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執行長賴怡忠舉例,今年 2 月外交部長和國安會秘書長前往美國在台協會(AIT)華盛頓總部開會,是臺美斷交以來,我國外長第一次公開進入大華府地區。他解釋,1979 年臺美斷交後,美國對臺灣官員有「五黑名單」限制,禁止正副總統、行政院長、外交部長與國防部長等政治高層赴華盛頓訪問,此行可說是正式解禁。
另外像是軍購正常化,也是在川普擔任總統時才開始的改變。陳方隅表示,過去由於中國抗議,美國只允許臺灣每年提一到兩次的軍購需求,且兩、三年才一次審查所有案件;現在改採「個案審查」,臺灣提出需求後,美國隨時受理,並在規定時間內做出決定,和其他國家一視同仁。
過去臺灣和美國的互動,在前總統李登輝和陳水扁時代,都曾因兩人發表的言論涉及臺獨議題而降溫;直到馬英九在 2008 年就任後提出「活路外交」政策,更加強調與中國的友善關係,才和美國與中交流的模式不謀而合。
從 2008 年美國訪團的新聞稿也可看到,馬英九對代表團強調:「自從新政府上任以來,即努力恢復過去 8 年間受到影響的台美互信」、「在兩岸關係上,他上任後致力讓台灣扮演和平締造者(PeaceMaker)的角色,不但可使台灣及周邊區域獲利,也可讓許多友邦獲利,創造多贏結果。」可見當時臺美關係曾因兩岸問題一度緊張。
趙怡翔指出,前總統陳水扁在任內提出一邊一國論,被美國視為試圖改變兩岸現狀,暗示其是麻煩製造者;相比之下,蔡英文執政後,對中國的論述都相對自制,中國仍不斷威脅臺海安全,「因此在外國眼中,臺灣已蛻變成非常穩健、願意向中國遞出橄欖枝的國家」。
趙怡翔認為,臺灣與歐美國家是「利益價值同盟」,因此被認定為印太區域的一份子;正如蔡英文執政後屢次對外強調「臺灣站在自由民主的最前緣」,當臺美對於所處的區域有更清楚的共同認知,彼此的距離才會更加接近。

歐洲:和臺灣關係迅速升溫

全球正逢金融風暴,時任總統馬英九稱兩岸享有關稅優惠,歐商可透過投資臺灣,拓展中國市場。此外,馬英九建議,歐洲能以具體行動支持我參與世界衛生組織。

往下滑動

人權是歐洲重點關注的議題,包括法、德、盧森堡等國和歐盟,都曾關注臺灣對於死刑的看法;在國會與行政體系中,女性佔比人數也引起訪團好奇。此外,不少歐洲國家來訪的目的是為了研究台灣的健保制度。

亞洲先後出現海域主權紛爭,馬英九提出東海與南海和平倡議,主張擱置主權、共享資源。他也呼籲歐洲可與臺簽訂雙邊投資協議。歐洲訪團則持續聚焦人權、健保、再生能源議題。

2019 年開始,歐洲區友臺議員串連創辦福爾摩沙俱樂部,接著印太、非洲、亞西、拉丁美洲地區也陸續成立。2020 年 COVID-19 疫情期間,捷克參議院議長韋德齊訪臺,臺捷關係升溫。

2019 年香港爆發反送中運動,歐洲訪團關注港警逮捕的人權問題,以及由中國主導制定的「國安法」將如何改變香港的政治和法治基礎。

總統蔡英文屢次向訪團強調臺灣作為印太區域一員的重要性與必要性,稱面對威權主義擴張,民主夥伴的團結非常重要,需共同守護區域秩序的穩定。

俄烏戰爭爆發,歐洲國家留意中國反應,同時也關注臺灣如何因應中國的各種形式威脅。此外,法國、德國、捷克等國相繼提出印太戰略文件,並視臺灣為安全與經濟上的夥伴關係。

歐洲訪團談論的主題,於 2019 年香港反送中運動後出現明顯的改變,在此之前主要是死刑存廢、再生能源、經貿投資、雙邊簽證等,還有臺灣如何維持兩岸關係;2019 年後,中國議題成為歐洲國家與我交流的重心,相關關鍵詞包括「破壞、捍衛、入侵、威權主義」等。
若細看訪團數最多的歐盟、英國、德國與法國新聞稿,「臺海、自由民主」是共有關鍵字,另外也有分別針對中國擴張的形容,如「威權、極權、威嚇、改變現狀」,顯示各國對中國在臺海的舉動保持高度警覺。
臺灣駐法代表吳志中指出,法國非常注重人權,過去來臺的訪團就常詢問臺灣對「死刑廢除」的意見;而 2019 年中國對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回應、還有 COVID-19 疫情的封控措施,在在引起法國對中國的反感,進而關注亞洲地區的地緣政治。
而裴洛西訪臺引發的輿論效應,以及中國解放軍連續四天的實彈軍演,更讓臺灣成為法國媒體爭相報導的主題。吳志中表示,曾有友臺的議員跟他說,過去要在國會上提支持臺灣的議案,都要先花一小時解釋臺灣在哪裡、臺灣與中國的差異,現在都可以直接進入議案,因為多數議員對兩岸議題有所認識。
此外,近三年來訪的歐洲國家中,可以發現立陶宛、捷克、瑞典等國近年都大幅調整其針對兩岸的態度或策略,我國政要也會在與其他國家對談時提到他們對臺灣的支持,如連署讓台灣參加 WHO。例如,瑞典是第一個關閉境內所有孔子學院的歐洲國家,其國會去年也通過決議,建議政府應比照駐美大使館,在臺灣設立「瑞典之家」(House of Sweden),讓兩國關係更進一步。

中國持續指點他國外交 卻未盡到大國該有的責任

瑞典的對臺政策發展出嶄新的論述,主要原因除了跟隨歐盟的策略,過去中國持續「指點」他國外交方針,卻未盡到大國該有的外交責任,也使得瑞典對中印象越來越差。臺灣駐瑞典代表谷瑞生分析,許多歐洲人原本期待中國能在俄烏戰爭之中扮演協調者的角色,但中國始終未譴責俄羅斯,反而持續在世界擴張軍事布局,野心已經不僅限於臺海,更觸及整個太平洋及印度洋地區。
另一方面,中國不斷要求各國限制臺灣的國際空間,反而招致更多反感。谷瑞生表示,前中國駐瑞典大使桂從友曾在受訪時以「朋友來了有好酒,豺狼來了有獵槍」來評論瑞中關係,讓瑞典多達 8 成的民眾對中國沒有好感,「當它在霸凌臺灣的時候,它同時也在霸凌任何一個國家,因為它就是在命令別人不可以和臺灣站在一起。」
立陶宛則是在 2021 年允許臺灣在國內設置代表處之後,中國就立刻祭出經濟制裁,並宣布兩國外交關係降為「代辦級」;在此之前,立陶宛退出中國設立的「17+1」合作機制,此機制原是為了促進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經貿往來,如今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也跟進立陶宛,終止和中國的合作關係。
「世界上沒有任何人可以預測極權國家的手段,當初大家都認為俄羅斯不會打烏克蘭,但還是爆發了戰爭,因為極權國家就是要威脅你必須遵守他的規矩。」臺灣駐立陶宛代表黃鈞耀表示,中國停止採購立陶宛商品,甚至脅迫其他國家不准使用立陶宛生產的零組件,等同干涉歐盟的自由市場機制,愈來愈多人擔心,若繼續放任中國施壓,「結果極可能是世界貿易的秩序,將由獨裁國家定義。」

「反中不等於友臺」 歐洲與中國經貿關係仍是包袱

因此,歐洲國家近年來開始尋找反制中國經濟脅迫的方式。黃鈞耀指出,像是立陶宛就決定和同為擁抱民主自由價值、且為半導體生產重鎮的臺灣建立夥伴關係,「作為一個小國的好處是,在國際政治上能夠發出比較前瞻的發言。透過加強跟臺灣的關係,有助於緩解立陶宛對中國的各項關係,也就是說和臺灣的交往,事實上能幫助歐洲降低他們的風險。」
不過,即使發生了俄烏戰爭,以及立陶宛遭中國報復性實施貿易限制,作為歐洲 27 國的大家長,歐盟內部對中國的態度仍未有明顯的共識。輔仁大學義大利語系主任、外交暨國際事務學程召集人張孟仁表示,歐盟早期和中國關係良好,甚至一度可望發展為戰略夥伴關係,但 2015 年之後,歐盟發現中國不願意放寬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便開始進行各種溝通與嘗試。
2019 年 3 月,歐盟發布的「歐中戰略展望」文件中,對中國賦予談判夥伴(negotiating partner)、經濟競爭對手(economic competitor),同時也是推動另一種治理模式的體制對手(systemic rival)等多重身份,被視為歐盟對中國的立場轉硬。
2021 年 9 月,歐盟公布「歐盟印太地區合作戰略共同通訊」,明確提到「南海、東海及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加劇,可能會對歐洲的安全和繁榮產生直接影響」,且「歐盟將尋求與臺灣建立深厚的貿易和投資關係。」這是歐盟第一次在印太合作戰略的正式文件中,明確把臺灣定位為夥伴關係,
張孟仁分析,為了抗衡與俄羅斯交好的中國,或是信奉自由民主價值,大部分的歐洲國家都依循歐盟的原則行動;但像是法國、德國、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匈牙利等國,便各自基於經濟較依賴中國、不願意放棄中國市場、試圖實現戰略自主等不同原因,和歐盟有著不一致的對中政策。
他認為,長遠看來,臺灣和中東歐、北歐的關係會越來越好,但其他大國和中國的經貿關係太過緊密,短時間應不會有太大的改變。
谷瑞生提醒,就算現在瑞中關係不如以往,但瑞典和中國的雙邊關係,也不會完全反映在對臺關係上,「畢竟中國現在是世界第二大的經濟體,又是聯合國的常任理事國,仍然有著強大的實力。」不過他也認為,臺灣的優勢與中國強調的銳實力不同,只要持續強化自身的亮點,「交到更多朋友,才是臺灣外交的曙光。」

亞太:日澳視我為戰略夥伴 東南亞觀望中

相較於歐洲高度關切區域安全,臺灣所處的亞洲太平洋地區國家來訪時所談論的主題,以經濟貿易為主。以美國的印太戰略夥伴日本、澳洲為例,交流多聚焦在支持臺灣加入 CPTPP 協定(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直到 2021 年之後,日本、澳洲才開始針對印太區域的議題發表意見,稱臺灣同為共享民主自由價值的夥伴,應共同確保區域的和平穩定。
至於印度和東南亞國家的代表團,來臺討論的議題仍多奠基在既有的合作和交流,例如蔡政府 2016 年推動的新南向政策,以及觀光、勞工相關措施,並無任何與印太區域有關的主題。
東南亞國家為何對參與印太戰略興趣缺缺?臺灣東南亞學會理事長、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教授陳尚懋認為,在疫情之後,全球隱然形成一個抗中大聯盟,臺灣因戰略位置和半導體供應鏈的關係,躋身國際舞臺;然而對東南亞來說,印太戰略實質上讓「臺灣海峽的議題國際化」,如果和臺灣加強聯繫,反而更容易引起中國不滿。
「東南亞的戰略位置已經夠關鍵,他們不覺得臺灣很重要。」陳尚懋分析,東南亞和臺灣一樣處在印太區域的核心位置,近年也是中美角力的主戰場;經濟合作上,東南亞國家的確會希望臺灣半導體或電動車廠商可以投資設廠,但吸引力是否大到讓他們願意在政治或外交上出聲支持臺灣,「對他們來說,不會把兩者劃上等號。」

美國、中國競爭在東南亞影響力

在過去,東南亞國家的對外策略是「安全議題依靠美國、經濟議題仰賴中國」,尤其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著重在投資基礎建設,正好是發展中國家最需要的協助;近年中國甚至開始提供軍事援助、武器輸出和軍事聯合演習,希望能取代美國在此的影響力。
為了奪回話題權,陳尚懋表示,美國去年推動「印太經濟架構」,希望能拉攏東南亞國家成為夥伴,「但他們(東南亞)加入後,發現美國能提供的經濟幫助遠不如中國主導的 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不如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3.0,甚至不如一帶一路倡議。」
他也提到,少了經濟誘因,再加上美國提供援助時,多會要求東南亞國家需配合改善國內各種問題;相較之下,「中國直接金援你,不會跟你談民主、不會跟你談人權。」因此東南亞國家至今對印太戰略多抱持保留態度。
陳方隅則指出,雖然東南亞部分國家和中國長期存在主權紛爭,但對中國的貿易依存度實在太高,其影響力不是國土未接壤的美國可以比擬;陳尚懋補充,即使部分國家如泰國奉行「等距外交」,試圖和中、美保持同等距離,但「友美不一定等於友臺」,可以想見未來臺海議題在東南亞的重要性會愈來愈低。

亞西、非洲、拉美:經濟依賴中國 和臺保持距離

而中國在亞西、非洲和拉丁美洲地區早已樹立起無法忽視的影響力。
依外交部的定義,亞西地區包含中東國家、阿富汗、獨立國家國協、喬治亞、蒙古及巴基斯坦。在蔡英文 2016 年執政至今,只有以色列和土耳其曾有訪團來臺。臺灣駐以色列代表李雅萍表示,以中東地區為例,以色列算是最關注臺海情勢和印太戰略的國家,其餘國家和中國經貿互動密切,且印太戰略的核心價值是民主,和以王權體制為主的中東諸國有所出入,較難引起共鳴。
從新聞稿關注的議題來看,亞西地區國家與我交流的主題是「旅遊、留學、創新、能源、金融」等等,李雅萍解釋,過去以色列訪團來臺,多著重雙邊民生與產業相關事務,然而在裴洛西訪臺過後,以色列十分好奇臺灣在大國賽局之下,是如何設計經濟和國安政策;此外,以色列也很重視進步價值,因此臺灣 2019 年通過同婚,以及現在有 42% 的立法委員是女性等,都讓其對臺灣充滿好感。
不過,以色列的國安優先順序仍是環繞在周遭的阿拉伯國家,再加上中國是其最大的貿易夥伴,因此短期內對臺政策應不會有變化。「中國雖然是無法割捨的經貿對象,但以色列對美國的信任仍遠大於和中國的關係。」李雅萍補充,近年以色列也開始實行「去風險化」,希望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例如嚴格審查敏感性科技投資,或是減少中國投資基礎建設的機會。

中國以經濟影響政治 影響力難以撼動

拉丁美洲和非洲也是遍地可見中國資金的影子。臺灣駐智利代表劉聿綺表示,2、30 年前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之後,為了確保能獲得足夠的自然資源,開始強化和拉丁美洲國家的結盟。以智利為例,40% 的出口都是到中國市場,甚至在部分拉美國家,中國已經超越美國,成為最主要的貿易夥伴。如果再加上一帶一路倡議帶來的大量資金,她坦言,「拉美國家很難擺脫中國以經濟為目的影響政治的做法。」
臺灣駐南非代表廖文哲也分享,非洲國家過去長期被歐洲國家殖民,當他們成功爭取到獨立時,國內基本上百廢待舉,是中國填補了這段資金與建設的真空期,「他們挾著大筆資金,投入各個領域的基礎建設,而中國民間企業也在政府的鼓勵之下,在非洲積極拓展事業版圖。」廖文哲表示,即使近年美日開始加強跟非洲國家的交流,仍無損中國在此地的影響力。
因此在外交實務上,臺灣議題在拉丁美洲與非洲都是被放置在整個中國的架構之中。這或許也是為什麼拉丁美洲與非洲訪團新聞稿關注的議題,自 2008 年至今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前者是「礦產、觀光、女性賦權、消弭貧窮」等,後者則是「健保、資訊科技、農產、建設」等。
廖文哲表示,就算近幾年發生俄烏戰爭、中美衝突白熱化,但南非基於和俄羅斯與中國長年的情誼,和這兩個國家仍維持強勁的合作關係。劉聿綺也透露,今年臺灣有一團 CPTPP 遊說團前往智利,原本特別挑選大學辦座談會,而非政府相關場所,沒想到中國外交系統仍施壓校方,最後權衡之下,議題還是做了部分更動,可見中國的壓力如影隨形。
受限於國際現實,廖文哲認為,臺灣在外交的推展上只能採取較彈性的作法,但像是近年臺灣在加拿大蒙特婁、法國普羅旺斯、印度孟買陸續新設辦事處,反映出非邦交國也認為有必要透過新設館處來增進雙邊的往來,「這些都是很實質的外交斬獲」。
「外交就是進進退退,這個場域比較受挫,我們就在另外一個場域爭取到一些空間。」劉聿綺表示,和他國推展關係,往往須等到合適的時機才會看到一些成果,要摧毀它卻非常容易,身為第一線人員,希望從長期來看多少可以累積一些成效。

躋身印太區域夥伴 臺灣的印太戰略在哪裡?

「Taiwan, Province of China」、「Chinese Taipei」、「Republic of China」⋯⋯在國際上有著各種名字的臺灣,於 COVID-19 全球大流行時,終於擺脫總是和中國綁在一起的宿命,以「Taiwan」為世界所認識。
2947_photo3
2021 年 9 月,立陶宛再捐臺灣 23.59萬劑疫苗。(翻攝自立陶宛前議員 Gintaras Steponavičius臉書)
「立陶宛是第一個捐贈疫苗給臺灣的歐洲國家。」黃鈞耀回想 2021 年立陶宛捐贈 2 萬劑 AZ 疫苗,當時國內的疫苗短缺,而立陶宛是繼美國、日本之後,第三個對臺灣伸出援手的國家,「這也可能是因為前一年,我們捐贈 10 萬片口罩過去,那時立陶宛就暸解到,臺灣跟他們之間的關係,是在需要的時候會伸出援手的朋友。」
臺灣在疫情期間因防疫措施與口罩外交,不僅提升國際地位,也和許多國家建立起友善關係;在印太戰略的架構裡,臺灣又因位處關鍵的戰略位置與掌握半導體供應鏈取得話語權,愈來愈多國家將臺灣視為同享民主自由價值利益的夥伴。
乘上印太戰略所捲起的世界局勢浪頭,握有一手好牌的臺灣是否已做好準備?學者認為臺灣應該要發展自己的印太戰略。
陳方隅指出,印太戰略的目的是與其他印太區域的國家強化關係,以此制衡中國的對外擴張,「等於要把臺灣現行的兩岸關係,拉高到一個國家戰略的層次。」但臺灣整體戰略觀不足,光是針對中國準備的軍事部署,就可能被外界質疑「你是不是要搞臺獨、要戰爭?」。
此外,臺灣也缺乏研究區域戰略的智庫,「例如像是研究整個中歐、東歐,甚至是印太區域的動向,而不是像現在沒有戰略,只能靠各個使館在外單打獨鬥。」陳方隅表示,臺灣應該要訂出整體的戰略目標與策略,外交系統才能就此擬定具體的作法,共同付諸實行。
賴怡忠也認為,臺灣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有兩個重要意義:第一是其他國家與我往來,會先知道臺灣整體的戰略是什麼,進而找出共同點合作、或是避免紛爭,有助於國際溝通;第二是過往臺灣的外交思維,兩岸關係與外交關係是各自獨立運作,「所以陸委會專門處理中國事務,外交部專門處理其他國家事務」,然而面對驟變的國際局勢,臺灣應該要先有整體的國家戰略,再定出管理中國議題的方式。
賴怡忠強調,就像過去馬政府時期認為臺灣要跟全世界交往必須透過中國,但對中國的關係不該支配臺灣對於其他國家的外交政策。藉由推動自己的印太戰略,就能迫使政府去思索如何以印太戰略為總體框架,去設計、處理對中國的關係及策略。
黃介正感嘆,從事外交工作久了,就會知道一切問題的根源,都來自於無法處理兩岸問題。他認為:「臺灣處境本來就很艱難,從 22 個(邦交國)降到 13 個也不是臺灣故意的;民眾可能會想說,少了邦交國還可以省錢,但對於外交系統出身的人而言,斷交對臺灣傷害很大。不管是哪個黨執政,首要之務都是爭取愈多的人同情、支持臺灣。」
「臺灣被孤立、被矮化太久了,使得我們非常著重於向內看,比較不會用心去體會國際事務。」黃介正認為,這可能也是執政者不停塑造外交屢有突破的原因,希望讓民眾覺得臺灣在國際上仍有能見度;然而臺灣要提自己的印太戰略,可能得先解決邦交國不停減少的困境,「否則別人就會問你該怎麼做?你又走不出去,又沒有邦交,你怎麼推動這個戰略?」
不過谷瑞生表示,臺灣雖然和許多國家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卻有極紮實的實質交流。「臺灣的外交關係在國際上非常特別,是很多學界研究的對象。」以瑞典來說,臺灣是瑞典在亞洲的第六大貿易夥伴,貿易量都超過許多瑞典的邦交國,「現在的國際情勢和過去有一些不同了,外國也不該再自我設限,和臺灣發展實質的關係。」
「所有的外交人員都希望讓全世界認知到『中華民國臺灣』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不同;臺灣的議題是國際的議題,不是中國的議題。」黃鈞耀指出,臺灣有民主的政治體制、有各種自由以及先進的經濟,和中國有根本上的不同,因此臺灣的議題絕對不是中國的內政,「我們不能很單純地從表象來看待外交的價值,尤其愈小的國家就愈是如此,把外交視為重要的政策,因為牽涉到的是小國的生存。」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引用資料

我們搜集總統府、外交部與立法院新聞稿,關鍵字設置「會面、會見、會晤、接見」,時間區間為 2008/5/20 至 2023/6/30;資料另包含外交部 2008 至 2021 年年鑑中,提及各國來臺訪團的資料,兩包資料總共 2473 筆。
相關報導
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