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同為此波資安受災戶、一位不願具名的民營公司財務人員指出,他最初是使用國稅局提供的預設密碼,後來因無法登入系統詢問政府單位,並獲得一組新的帳號密碼;沒想到使用新的帳密至今逾 7 年,才發現舊版帳密仍能登入電子發票系統,「如果有心人士進到後台,就可以看到公司賣了哪些東西、賣給誰,總共賺多少錢,這影響很大。」
公部門接連出現資安危機,有立委統計,從 2016 年至今,陸續發生 8 起公務機關的重大個資外洩事件,例如中華郵政商城網站 2016 年遭中國駭客入侵,竊取超過 1.7 萬筆交易資料;2022 年立委揭露逾 2300 萬筆國民個人資料遭駭,並被放在國外論壇兜售,內容包括姓名、身分證、地址、生日、婚姻狀態、親屬關係等;今年年初甚至爆出健保署前主秘竊取民眾和情治單位的健保資料,時間長達 13 年。
作為臺灣數位事務的最高主管機關,數位發展部於去年 8 月掛牌上路,部長唐鳳受訪時曾強調,「 資安」是數位發展部施政時的重要目標,2023 年將推動「零信任架構」,任何階層的公務人員在簽核公文時,都必須重複做到帳號密碼驗證、設備驗證及安全網路連線的驗證,也就是所謂的「永不信任、持續驗證」的精神。
然而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的漏洞,正顯示公務機關的資安意識仍有待加強。立委洪申翰指出,數發部常常在談數位轉型,但資安政策沒做好,民眾就無法信任政府推動資料數位化,反而會成為數位轉型的阻礙。電子發票平台此次的爭議,其實只是最初階的密碼設置問題,談不上是複雜系統的深度防禦,「連最基本的資安 SOP 都做不好,怎麼能期待解決更進階的問題?」
而數發部轄下的資通安全署,當時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了打造更高層級的國家資安聯防體系,就洪申翰的觀察,數發部似乎把自身定位為「技術支援的專業人員」,過於被動地參與解決資安問題,「並沒有要一肩扛起整個政府資安治理的企圖心,這是他們最大的困境。」他表示,數發部必須擔起政府資安的統籌角色,主動找出各部會的資安漏洞,才能提出強化國家資安的戰略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