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疫情影響,中小學今年延後開學,一名代理教師被迫繳回 7000 多元薪資,在網路上引發討論。該名教師的貼文指出,因為寒假結束、正式開學後,她的聘期才開始,出納組要求她必須退回薪水;相較之下,其代理的正式老師在得知寒假延期後,還可以申請「復職、育嬰留停延期」,且正式老師的薪資範圍包含寒暑假。這篇貼文在臉書上被千人分享,使得輿論開始關注起長期代理老師的困境。
實際檢視逾十年的國小、國中、高中職的長期代理老師數量,以比例最高的「國小」為例,從 96 學年度的 4.85%,成長至近年的 14.48%;而國中、高中職的長期代理老師數量近年都成長至一成以上;換句話來說,國中小、高中職的教學現場,每 10 位在學校任課的老師,就有 1 位是代理老師。
近年學校開出代理老師的職缺需求,不只是填補正式教師申請育嬰假、借調的職缺,一位在北部兼任行政職的老師指出,「學校很怕超額,不知道明年的招生數量會不會減少,所以寧願聘代理老師。」
事實上,各級學校教師員額編制數與學生數息息相關,由於少子化浪潮、班級數驟降,舉例來說,以 95 學年度的國小一年級生總數約為 28.6 萬人,但到 107 學年度小一生總數僅掉到 21.4 萬人,少去逾 7 萬人,使得正式教師的名額也跟著「縮水」,超額教師的議題也隨之浮出水面。一旦學校出現超額教師,校內要決定誰是超額人選之外,還得協助負責介聘、安排轉調到同縣市學校的缺額;學校為避免超額、同時彈性控管教師數量,一年一聘的代理老師就成了最佳解法。學校若是因為減班不釋出職缺,代理老師也只能摸摸鼻子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