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READr 去年底推出「錢進來,人出去,中國讓你發大財?解密臺商領取的中國補助款」報導,調查中、港上市的臺灣企業,從上千份財報中發現,共有 42 間臺企獲得中國補助款。其中,領取中國補助款之最的 3 家臺企,分別是「旺旺」、「鴻海集團」,與「頂新集團」旗下的「康師傅」。
根據新京報 2016 年的報導指出,獲得最多的補助款便是製造業。地方政府直接向企業「包紅包」,便是期望能引進三大寶——就業、稅收、上下游產業鏈
不只中國,世界各國為了招商,政府給予補助款其實相當常見,主要離不開政府策略性發展的考量;二來是維持就業、國際競爭力,第三,則是作為宏觀調控的工具。
不過,中國補助款如何發放、使用去向始終不透明,尤其臺灣人到中國投資,恐怕不單純只是經濟考量,學者分析,這背後有「以經促統」意味。清華大學社會所副教授沈秀華分析指出:「最近因為中美貿易戰,臺資的政治意涵變得愈來愈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