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總統馬英九開放陸生來臺,當時僅採認中國 41 所高校能來臺就讀;後來逐步放寬,目前已擴大到 346 所學校,陸生人數在 2016 年也達到 4 萬多人的最高峰,成長超過 30 倍。
但在今年 4 月 9 日,中國教育部單方面公告,由於武漢肺炎疫情影響,將「暫停 2020 年陸生赴臺就讀」,亦即 2020 年不會有新生來臺,但舊生可以依照個人意願選擇是否繼續原本的學業。
陸生想要來臺就讀,必須透過臺灣的「陸生聯招會」統一報名。且僅開放具有特定高校學歷、來自特定省市的人。
從招生名額變化可以看到,原本學士班(也就是大學)的名額穩健成長,卻在 2017 年劇烈減少,名額砍了超過一半;在 2018 年更減至 800 名。
當時陸生聯招會曾表示,名額的主控權在中國,並非我方能夠決定。
「二年制學士班」屬技職體系,在 2016 年名額從 1000 名增加到 1500 名,這是總統馬英九在馬習會溝通爭取的成果,不但名額增加,資格也擴大到其他高校與省市。
但從報名狀況來看,「二年制學士班」的招生狀況一直非常差。雖然報名需要滿足一定的成績條件,導致相較於其他學制報名人數少很多,但報名人數與招生名額之間的差距非常大。代表空有名額卻僅有少數人有意願、符合資格就讀。
而前幾年,僅有學士班的報名狀況一直維持踴躍的狀態,報名人數都是招生名額的 1.5 倍至 2 倍。
2017 年開始,博士班、碩士班的報名狀況也愈來愈踴躍。
從錄取狀況更可以看到「二年制學士」招生不彰的狀況。錄取人數在近年才勉強超過招生名額的 2 成。
值得注意的是,碩士班的名額雖然有減少,但減少的幅度並沒有很大;博士班的名額甚至逐年增加,這兩個學制在 2017 年後有愈來愈多陸生就讀。
就讀臺灣大學文科系所碩士的陸生 A 指出,「中國沒有特別覺得臺灣有什麼明星學校、明星學系」,但對臺灣大學仍然有一些憧憬,「在文青的圈子裡,臺大承載了對民國時代的美好想像。」
不過 A 也提到,這幾年「在同溫層外」對臺灣的印象不太好,覺得臺灣的經濟在走下坡,有些人不想來這個「沒落」的地方讀書。
陸生來臺灣就讀的科系,主要以商管、藝術、工程為最熱門的 3 個領域。
「來刷學歷的還是很多」,目前就讀國立大學人文系所的陸生 B 認為,人文科系雖然不是主流,臺灣在非政府組織研究、性別研究相關領域是很重要的,因為在中國還沒有系統性的教學,如果未來陸生無法來臺,以此為研究主軸的學生會非常扼腕。
READr 統計了 2019 年每一校系的陸生人數,假設在臺陸生全部消失,有 20 間博士班會少掉 30% 以上的學生,最高甚至會減少 62.5% 。
就 B 的觀察,博士陸生主要都是「半路來唸」,也就是已經在中國工作好幾年才來臺進修,跟臺灣追求學術地位、一路「念上去」的學術菁英目標不太相同,畢竟臺灣博士在中國學術地位並沒有很高,「為了追求學術來臺灣求學的比較少。」
B 指出,臺灣學歷在中國也視為「海歸」,各大城市為了搶人才,對海歸學歷有「落戶優惠」(註),例如像上海這種繁榮的大城市,大家搶破頭,有海外學歷就能加分。
(註:中國的戶籍制度為了防止人口大量從鄉村湧入都市,分為農村戶口跟城市戶口,城市戶口才能在城市就學、用合理的價格買房子,不然就要回到原居地。)
對於碩士班,「陸生不來」的話,有 20 間碩班會少掉二成以上的學生,最高會減少 40.9%。
博士畢業、目前擔任大學助理教授的 C 認為,碩、博班是大學的門面,博班主要影響學校的評鑑與排名,尤其在理工科,教授都是仰賴學生去做研究,教授的研究產出又跟學校的名聲和排名有關。真正影響學系存亡的還是學士班,因為碩、博班的人數較少,學士班對於學費的貢獻還是比較大。「碩、博班招生要是不好,甚至『掛零』太久,會被教育部關切要檢討。」C 補充,系上招不到碩、博生,會先面臨來自校方的壓力,該系在學校的地位就會下降,還會被扣學士班的員額。學生人數變少,系上就很難聘到新的老師。
相較於碩士和博士,「陸生不來」對於學士班的影響較小(圖表列出陸生佔比超過 5% 的 28 個校系)。
但也有 6 間學校會少掉一成學生,其中最高會減少 18.7%。
所有境外生中,由於陸生有語言優勢,學習上最能銜接融入。但由於中國與臺灣的特殊關係,招生狀況並不是「努力就有用」,教育部近年也努力往新南向招生。
中國以疫情由停止陸生新生來台,臺灣高教意外受到武漢肺炎嚴重打擊。雖然只影響到「新生」,但疫情緩和後,未來會不會再度開放,則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