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這個題目,從開始研究到上線,歷時三個多月。會做這個題目的原因很單純:因為覺得這個議題和全民有關,討論的熱度應該從科技、開放資料、法律、人權⋯⋯等特定專業社群擴散出來,讓更多民眾了解之後加入討論。
但到底要怎麼「讓讀者有興趣暸解」,而不是看到報導中陌生的技術名詞就被嚇跑?編輯團隊花了很多精力討論,希望能找出方式留住讀者。這篇筆記,主要就是想討論這類「硬」題目能使用哪些方式讓它更平易近人,其次想分享在產製報導的過程中,感受到正反雙方「對話」的困難。
專題一開始,先邀請讀者玩遊戲,自行選擇想要呈現在身分證上的欄位。這個遊戲是在資料收集的過程中,自己吸收養分長出來的。政府說,預計要推行的數位身分證是第七代,與前幾代相比會有很大的變革,那前六代的身分證長什麼樣子?我在收集一到六代身分證樣式的過程中,發現身分證欄位差異很有趣,原來有需要登記血型、登記是否有投票資格、詳細登記職業與畢業學校的過往,男女身分證還有顏色差異,如果可以讓民眾親自感受身分證欄位的變革,可能會對「身分證上想要/需要有什麼欄位 」這件事更有感,進而對「新一代身分證」的報導產生興趣吧?
在報導中,我們嵌入了三個情境題,讓讀者選擇是否同意授權政府使用個資,當下會看到多少人有相同選擇,看你的意見是否邊緣,綜合三題選擇的結果會在文末呈現。由讀者自行選擇,除了增加參與感,讓讀者更有動力看到最後之外,「以為同意沒什麼大不了」的選擇,到最後呈現出結果時,讀者可能會因此對數位資料的應用更有實際感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