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進度0%

看板政治:政治獻金資料沒有告訴你的事

看板政治:政治獻金資料沒有告訴你的事

閱讀時間 8 分鐘

報導重點摘要

  • 隨著《政治獻金法》修法,2019 年 8 月,民眾已經可以透過監察院「政治獻金查閱平台」查詢 2018 年九合一大選各個候選人的政治獻金,向選舉金流透明化邁進一步。只是,政治獻金申報仰賴候選人的誠實與否,更僅記載「候選人政治獻金帳戶中的收入與支出」,離選舉金流的全貌還有很大的一段距離。
  • 去年,READr 啟動「看板追追追」實驗,透過讀者幫街上的選舉看板「打卡」,嘗試為選舉金流留下更多的資訊。
「真的自己下去選,看到其他候選人掛了這麼多看板,是我最能感受到『貧富差距』的時候。」去年投入議員選戰的小毅(化名)說。
離投票還有 4 個月,第一次參選的小毅還在猶豫要不要掛看板。當時他唯一的實體曝光是寄生在黨部、跟其他同縣市議員候選人的合照看板,「一面看板掛一個月就要三萬,很貴耶。而且掛一面也沒用,選區大一點,一掛就是 20 幾面,這樣算一算一個月就 100 萬了耶⋯⋯」小毅補充。
「跑行程的時候就會有人問:你怎麼都沒掛看板?都沒有看到你啊!怎麼知道你要選!要勤勞一點。哎,放了看板不知道能少跑多少。」小毅提到,倒不是不願意跑,他每天 5 點起床,再怎麼跑,他的臉都只有一張,但如果有看板,廣告效果就放大了好幾倍。
後來小毅還是掛了看板。從他後來申報的政治獻金明細來看,宣傳支出佔了總金額近七成,光看板就佔三成。
「常看到很多初選就掛看板的,都退選了看板還掛在那,可以有錢到不在乎時間,繼續掛在那裡不用撤,欸,真的會很羨慕。」小毅說。
另一位素人候選人的助理阿慧(化名)也提到,看板的租期通常都會直接租到選舉結束,「如果沒有租好租滿,選民會猜你是不是要退選,或被對手中途搶下,那也很尷尬。」
阿慧提到,通常由廣告公司當仲介收租金的,相對來說位子都不錯,價格從 2 萬至 5 萬元都有,「雖然租期長可以有一些優惠,但頂多就是少 2 至 3 千元,有些甚至要一次付清才會有優惠價格。」對沒什麼預算的候選人來說,看板的點位和租金是最殘酷的數學題。
「如果不是由廣告公司當仲介,是民眾住宅的牆面,或是店家招牌左右兩側,價格就會比較親民。」阿慧指出,「有些人甚至會直接贊助你點位,候選人只要負擔帆布製作的成本就好了。」
但看板點位是另一個權力角力的戰場。阿慧提到,曾經想跟某建商租廣告版位,但對方都不給租,過了一陣子發現上面掛了對手的看板;她也聽說對手從前任候選人的樁腳繼承好幾個點位,完全不用付錢。
小毅也感嘆,「很多人(掛看板的位置)都是建商借的,不然就是直接捐給你。但選上,要用什麼來還?」
去年選舉,基進黨在高雄的候選人們就透過集資的方式,在高雄九如與民族路口掛起了「這塊 78000,那他們花多少?」的看板,抗議金權政治。
來源:參選人陳信諭 醫師臉書
照片來源:參選人陳信諭臉書
但民進黨新人議員阿志(化名)表示,「黨沒有給一分一毫的資源,我們還要上繳補助款。對我們這種沒做事業的候選人,每位到現在都很辛苦,並不是大黨就代表資源很多。」雖然有民眾捐款,但選舉的龐大花費遠遠不足,他自己還借款支付了很大一部分。

選舉看板四處掛 卻無「法」管

現行法規,跟選舉看板有關的只有「懸掛時機」,也就是選前兩個月才能掛,「現任的就掛『問候您』、『跟您問安』,只要看板上沒有寫到選舉相關的資訊,就能規避。」小毅說。
更進一步,有些地方政府會以自治條例管制,如《台北市競選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但去年選舉,自由時報報導,選前一個月全市僅有 195 件向建管處登記。報導中也提到,三米以下的競選海報是環保局負責,當時也沒有收到任何一件申請;僅有管理公車廣告的公運處對申報狀況有信心。
選前沒有管制,選後申報的政治獻金資料又能看出什麼?為了得知政治獻金資料與實際選舉金流之間有多大的距離,READr 去年開啟了一個實驗:看板追追追(看計劃緣起),邀請讀者幫街上的選舉看板「打卡」,為選舉留下更多的資訊。

政治獻金裡的宣傳支出可以看出什麼

2 個月的時間,我們收到 1187 張照片,遍佈 18 個縣市;剔除掉 3 位後來未登記參選的候選人,總共蒐集到 424 位候選人的看板,大約掌握了所有候選人(縣市長、議員) 23% 的資料。
看板追追追收到的看板佔總參選人比例
READr 檢視了這 424 候選人的政治獻金帳戶明細,發現這些有掛看板的候選人中,至少有 28位沒有申請政治獻金專戶、13 位未申報任何宣傳支出、19 位宣傳支出中沒有與看板相關的費用,先假設申報完全誠實,這代表有 60 位候選人的看板經費不是由政治獻金專戶支付,是現行制度下無法追蹤的金流。
但就算候選人有如實申報,由於刊登廣告不需登記,實際花了多少錢,只要候選人沒有詳細紀錄,就無法得知。例如,這 425 個候選人中,雖然大多數都有申報看板支出,但有 93 位沒有明確標示使用目的,幾乎都僅標示「製作宣傳廣告支出」、「刊登宣傳廣告支出」,完全無法區分這筆錢用在哪一種廣告上,僅能從支付對象猜測(例如支付給廣播媒體、報紙等等);另外有 262 位候選人,雖然有標示「廣告看板」相關的支出,但沒有詳細標示到單塊看板。
僅有 4 位候選人(高雄市議員林于凱、台北市議員苗博雅、基隆市議員候選人陳東財,與選前就與看板追追追計畫自我揭露看板金額明細的新北市議員參選人彭盛韶)仔細地在明細中標示出每一塊看板的位置、製作費、施工費等詳細內容。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的部分申報資料,可以詳細看到每一塊看板的製作、施工、租金。
高雄市議員林于凱的部分申報資料,可以看到每一塊看板的製作、施工、租金。

看板元素分析:助選員、標語

「看板追追追」計畫收集到的看板,六都的縣市長都有一定的涵蓋程度,議員則主要集中在雙北市。
臺北市、新北市議員候選人資料的完整度較高
雖然「看板追追追」計畫只涵蓋了 23% 候選人的資料,還是能看出一些去年選情的趨勢。去年同時選縣市長和議員,由於縣市長的知名度較高,通常同黨的縣市長候選人都會成為「母雞」,協助拉抬議員候選人的聲勢。
名氣最大的母雞無疑是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由北到南都有候選人選擇跟他合照。而細看議員收集比例較高的雙北市資料,台北市議員候選人選擇單獨掛看板的比例較高,只有 38% 的人與他人共掛看版,新北市則逼近一半(47%),從共掛看板的數據來看,新北市長候選人侯友宜跟蘇貞昌是最「盡責的母雞」。
韓國瑜是名氣最大的母雞,侯友宜、蘇貞昌則是最盡責的母雞
韓國瑜是名氣最大的母雞,侯友宜、蘇貞昌則是最盡責的母雞。
若再列出雙北議員候選人選擇共掛看板的人選,會發現或許是兩黨在台北市的「母雞」(民進黨為姚文智、國民黨為丁守中),實力不夠堅強,需要找很多其他候選人來助陣,而台北市選擇找韓國瑜合照的人還高過於丁守中。
民進黨議員都跟誰合照
國民黨議員都跟誰合照
除了找黨內明星來為自己拉抬聲勢,政黨到底是不是候選人的加分項目,或許也可以從看板上窺見。「看板追追追」收到的看板資料中國民黨、民進黨的數量相當,我們以議員收集完成度較高的雙北市深入比較,發現國民黨候選人不掛黨徽的比例較高,推測有可能是上次總統大選暨立委選舉國民黨慘輸的緣故。
國民黨議員參選人沒掛黨徽的比例較高
只是風水輪流轉,去年九合一大選輪到民進黨慘敗,今年選舉中政黨還是不是一個加分項目,值得繼續觀察。
看板熱詞方面,「懇請」、「支持」無懸念拿下第一名。但也可以觀察到,學歷(「碩士」、「大學」、「國立」)是候選人常拿出來強調的部份,另外「年輕」、「新」也成為熱門看板用語。

政治獻金沒有告訴你的事

以現行制度來說,完全不可能完整追蹤候選人的選舉金流,最主要的因素還是需要申報的政治獻金範疇侷限在專戶裡的金流。
政治獻金看得到的
  • 2018 年 3 月 24 日(候選人可以開始申請政治獻金帳戶)至 11 月 24 日(投票日)之間候選人有申報的金流
政治獻金看不到的
  • 國、民兩黨候選人爭取黨正式提名前(2019 年 3 月)的宣傳支出
  • 候選人用自身存款支付的競選活動支出
  • 候選人非法未申報的競選活動支出
即使去年行政院提了《選罷法》修正(註:目前法案在立法院尚未審議),其中一項就規定候選人在媒體刊登競選廣告時,需要載明刊播者、出資者等資訊。但就算此法案能幸運地在選舉前修正通過,規範的範圍仍僅限於廣播電視、數位通訊、網際網路等媒體,路上顯而易見的「廣告看板」並不在範圍內(詳細政治廣告透明可參考此篇筆記)。
檯面上的金流都無法被完整監督,更別提檯面下的,「老實說,綁樁什麼的,有資源的非選舉期就在做了,不如賄選抓緊一點比較實際。賄選方式日新月異,早就不受 30 元限制了。」候選人阿志感嘆。
READr 在今年選舉仍會推出「看板追追追」專題,期盼透過更多基礎資料的建立,讓選舉能更往公開透明邁進,歡迎你繼續加入紀錄的行列!
註:2018 年「看板追追追」計畫及本文整理的政治獻金資料都已放上「看板追追追」計畫網站及 github
贊助 READr 一起媒體實驗改革
相關報導
最新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