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在(美國)西海岸出現恐慌。」4 月 16 日,紐約時報的報導用「恐慌」(panic)這個字眼來形容大量的珍珠奶茶迷面臨的危機——因為疫情、缺工、和船班延誤的關係,導致「珍珠粉圓」與原料樹薯粉供不應求。雖然只是加進飲料的配料,但有顧客向飲料店表示,沒有珍珠,他們就不買了。 今天是美國的「國家珍奶日」(National Bubble Tea Day)!這個節日是由熱愛珍奶的美國人們自訂。美國於 2000 年代開始流行喝加入珍珠的飲料,而珍珠主要來自臺灣,尚未加工成珍珠的樹薯粉則主要來自於泰國和太平洋諸島。從臺灣關務署的資料可以發現,珍珠出口量在近 10 年來逐漸攀升,並在 2019 年達到 1 億美元的高峰,幾乎是水果外銷冠軍鳳梨的兩倍。
而從有紀錄以來,臺灣珍珠粉圓出口國家數量更成長了 10 倍,現在有 71 個國家都吃得到。而美國一直是臺灣珍珠粉圓的忠實粉絲;日本則是相見恨晚的狂熱粉絲,2019 年的進口值相較於前年一口氣成長了 9 倍,甚至衍生出珍珠麻婆豆腐、珍珠奶茶飯等奇特的吃法。去年則受疫情影響,產值、出口國數量都有下降。
紐約時報也採訪到在美國經營珍珠奶茶店的店長,他提到疫情爆發後,喝珍珠奶茶是少數的「廉價娛樂」方式;也有在美國的亞洲人分析珍珠奶茶是思鄉時的慰藉,甚至是一種可以跨文化與他人交流的方式。而船班何時會恢復正常,解決美國珍奶迷的恐慌,目前狀況仍未明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