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同時,亞洲基金會和國際非營利組織「選舉制度國際基金會」(International Foundation of Electoral Systems, IFES)合作,另外完成了選舉人名冊的數位化,方便選民上網查詢。
事實上,一開始亞洲基金會沒有任何把握,更做好吃閉門羹的心理準備。但結果卻出乎意料之外,「在緬甸,透過傳統管道教育選民,是最迫切的工作。相較之下,選舉資料數位化似乎不是那麼重要⋯⋯我們不知道聯邦選舉委員會是怎麼想的,真正接觸之後,才發現他們的心態非常開放。」亞洲基金會的緬甸代表金寧(Kim Ninh)接受《緬甸時報》(Myanmar Times)採訪時表示。 但是,開放資料只是第一步,想要更全面接觸一般選民大眾,開發手機 app 是更有效的溝通管道。
因此,第二步是舉辦選舉黑客松,開發出適合一般選民使用的 app,這次亞洲基金會找來澳洲外交貿易部共同贊助。最後獲獎的是由一群不到 20 歲的大學生開發的 MVoter 2015,將候選人與政黨資訊、選舉內容與投票流程說明、選舉人名冊查詢等功能,全部整合在單一 app 內。他們一邊準備考試、一邊開發,花費三星期時間,完成緬甸第一個選舉 app。
歷經這次大選,緬甸聯邦選舉委員會才成立了自己的資訊科技部門,每個鄉鎮辦公室配備有電腦。「我們必須時時刻刻提醒自己,當初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從資料完全被官方封鎖,到現在一般人都可在 app 查詢。」金寧說。
這段話看在緬甸本地的公民科技社群眼裡,內心可說是五味雜陳,他們與政府互動的經驗就像是瓶平行時空中的另一個世界。若沒有國際組織伸出援手,不知還要再多花多少時間,才能看到如今的成果。
「政府重視國際組織的意見大過民眾的意見,有時候我們必須透過國際組織向政府施壓,才能取得需要的資料,我們無法直接向政府索取,」非營利組織「開放緬甸行動計畫」(Open Myanmar Initiative)研究主任、阿納達(Ānanda Data)創辦人廷覺艾(Htin Kyaw Aye)有些無奈地說。「政府不信任我們,他們不知道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擔心我們會濫用資料。」
(圖為廷覺艾 Htin Kyaw Aye,photo credit: cc-by 4.0 g0v Summit 2018)
原本廷覺艾在一家緬甸地方報社擔任編譯,2010 年緬甸大選之後,被指派支援採訪和報導國會新聞。時常進出國會大樓,最讓他不可思議的是,裡面存放大量的紙本資料,包括議員的基本資料、會議記錄等等,「一般人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存在!就算知道,也不是想要就能拿到,你得花錢買。」廷覺艾說。
2013 年,「開放緬甸行動計畫」成立,廷覺艾隨即加入。2016 年,推出「開放國會」(Open Hluttaw)網站平台和 app,有緬甸文與英文兩種版本。平台的目的很單純:當選民有話要說,要能直接聯絡議員,這是監督國會最有效的方法。 他們公開每位國會議員的所屬政黨、代表的地區、參與的委員會、出生年月日、手機號碼、email 或臉書帳號等基本資訊。最重要的就是聯絡資訊,不僅在版面上佔據顯眼的位置,而且只要點擊手機號碼,就可以和議員通話;或是點擊 email,直接寫信給議員,操作非常簡單(如下圖)。
這個平台的開發跨國、跨團隊的合作結果。「開放緬甸行動計畫」主要負責國會議員資料的搜集與整理;位於緬甸的公民科技新創公司「緬甸第五階層」(Myanmar Fifth Estate),負責使用者介面優化;來自馬來西亞的非營利組織「陽光計畫」(Sinar Project)協助後端開發(資料庫、伺服器等);另一家軟體公司(Sundew Myanmar)負責前端程式開發。
除了開放議員資料之外,還包括各委員會、法案審查進度等資料,但這些只是開始。下一步希望可以公開議員的發言以及質詢內容。此外,目前列出的議員以聯邦議會為主以及少數的地方議會,未來希望能擴大到所有地方議會的議員。
同一年, 在亞洲基金會贊助之下,開放緬甸行動計畫也完成了「緬甸預算平台」(Myanmar Budget Dashboard),這是緬甸國內第一個線上開放預算平台。 在此之前,緬甸在開放預算的表現,與其他國家相比,只能吊車尾。2012 年,緬甸第一次被納入「公開預算調查」(Open Budget Survey)評比,在「資訊透明度」指標,得分為 0;2015 年僅得到 2 分。 「緬甸預算平台」的上線,將分散在聯邦政府各部門以及部分地方政府的預算數位化,並整合在單一平台,利用簡單的視覺化圖表呈現,讓使用者更易於閱讀與理解。此外,還可以依據不同篩選條件,下載原始數據。
這個平台同樣是跨領域專家的合作成果,特別是統計學領域。「這次我們和國際非營利組織『無國界統計學』(Statistics Without Borders)合作,另外有來自美國、英國的統計和資料分析專家幫忙,」廷覺艾說。
此外,廷覺艾發揮過去在媒體擔任記者的專長,不定期在網站上推出分析文章和圖表,解讀預算執行時的問題。例如,為何政府年年增加教育和健康醫療預算,卻不見成效? 對於廷覺艾而言,更重要的問題是:在開放資料之後,還可以再做些什麼,提供哪些加值內容,真正去影響一般大眾?正如同他為「阿納達資料」所設定的定位:「將資料轉化為影響力」(Turning Data into Impact),運用資料書寫故事,才能進一步創造公共對話的可能。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解決另一個棘手的問題。在緬甸,推動開放資料的另一大阻礙來自於不信任。「除了剛剛提到的,政府對我們這些公民科技社群的不信任。另一方面,我們使用的是政府提供的資料,很多政府部門以外的人也會提出質疑、不信任我們。畢竟歷經數十年的軍人統治,大家對政府的不信任是長期累積的結果,短時間很難改變。」廷覺艾說。
透過加值的內容,建立專業度,同時透過實體的工作坊等活動進行面對面溝通,逐步建立一般人對他們的信任。
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然而兩年後又即將面臨大選,是否會有變數,影響開放資料的發展?「很難說,兩年後一旦新政府上任,或許又要重新再溝通,沒人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廷覺艾表示。
儘管政治環境的發展似乎讓人有些擔憂,但今年 5 月,緬甸的開放資料又有新的重大進展。國際非營利組織「自然資源管理研究院」(Natural Resource Governance Institute)推出「開放資料:緬甸玉石」(Open Data: Myanmar Jade)網站,為緬甸玉石交易市場的開放與透明,踏出了極為重要的第一步。 玉石交易是緬甸重要的經濟支柱,卻是最黑暗的經濟活動,走私、逃稅、貪污、武裝衝突、環境污染等問題層出不窮。
根據英國環保團體「全球見證」(Global Witness)2014 年公布的調查報告指出,緬甸玉石的全年產值將近 310 億美元,相當於緬甸全國 GDP 的 48%。但是,2014 年緬甸政府的玉石稅收不到 3.74 億美元,不到 310 億美元產值的 2%。不論政府或平民百姓,都只能從龐大的玉石交易利潤當中分得一小杯羹。 「開放資料:緬甸玉石」的數據資料來自於國際非營利組織「採掘業透明度行動計畫」(Extractive Industries Transparency Initiative, EITI)的資料庫,但事實上,原始數據仍是由緬甸政府部門所提供。
2014 年,緬甸政府申請加入「採掘業透明度行動計畫」的會員,目前仍在等待核准階段,為成為正式會員。申請加入計劃的國家,該國政府必須公布從企業獲得的稅收,私人企業則要公布繳交給政府的稅額,最後再整合成單一的年度報表,公布在網站上。自然資源管理研究院便是利用這個資料庫,建置「開放資料:緬甸玉石」平台,開放給大眾使用。
平台資料分成兩大區塊。一是擁有採礦權的企業名單,你可依據地區、公司、核准日期等篩選條件進行查詢。二是稅收流向,依據項目不同(例如營業稅、執照費等),以視覺化圖表方式呈現企業繳交的稅金如何歸入相對應的政府部門,而政府內部各單位又如何分配這些稅金收入。
「開放資料:緬甸玉石」同樣是借助國際組織力量,讓大眾有機會真正看清,這個黑幕重重的交易市場內的複雜的金流系統。當然,要解決玉石交易市場的諸多問題,絕非一蹴可幾。但這個平台的上線,將會是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