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赴海外工作人數屢創新高」、「臺灣人才外流」、「青年低薪」等議題長期佔據媒體版面,在「出國工作」的風氣彷彿浪潮席捲年輕世代時,卻有一小群在國外有穩定工作的青年「回流」臺灣定居。對這些人來說,臺灣有什麼不可取代的吸引力?回國是為了什麼?回到臺灣的他們過得好嗎?是否後悔當初的決定?
READr 透過問卷調查 與個案採訪描繪「海漂青年」的輪廓,並將這群在國外從事正職工作超過三年、最後選擇回來臺灣的年輕人定義為「回流青年」 ,試圖理解他們選擇離開或歸鄉的原因,以及這個現象對於臺灣的影響。
愈來愈多臺灣青年出國工作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最新公布的統計,2017 年一共有超過 70 萬名臺灣人在海外工作,比起統計起始年 2009 年增加了 7.4 萬人。這些出國工作的臺灣人,超過 6 成是年齡低於 40 歲的青年。以臺灣人口結構來看,自 2012 年起,15 到 40 歲年輕人有 5% 在海外工作,在人口逐漸減少的情況下,出國工作的比例仍持續上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以工作國別來看,有一半以上的臺灣人海外工作地點在中國(包含香港、澳門),其次是美國、東南亞地區。赴中國工作的人雖然在 2014 年開始下降,在總人數中仍超過一半;美國是臺灣人選擇海外工作的第二大國,有 12% 左右的海外工作者位於美國,且近 5 年赴美人數持續上升;東南亞地區 的臺灣人約有 10 萬,約佔海外工作者的 14%,人數在 2012 至 2014 年間爆炸性成長後,近年微幅下跌。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 註:東南亞包括汶萊、緬甸、柬埔寨、印尼、寮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 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只有 18.6% 的受訪者明確表示「不打算回臺灣定居」,高達 53.2% 的受訪者填答「還不知道,走一步算一步」;但在喜愛度調查中,近五成的受訪者在「對臺灣的喜愛程度」給出滿分評價,對於自己身處的異鄉只有 19.3% 的人給滿分。顯示在海外的臺灣人多數熱愛台灣,這份愛卻無法成為讓他們回鄉工作的動力。臺灣究竟要如何應付人才外流的難題?
面對人才跨國移動,臺灣如何從中獲利? 人才移動很普遍,但臺灣「沒有人進來」 「人才的跨國移動是全球化之後的普遍現象。」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曾嬿芬指出。財團法人青平台基金會研究中心主任葉懿倫也認為,不必先入為主將「人才移動」貼上負面標籤,「多點交流可以為臺灣產業帶來好的質變。」
但臺灣現在面臨的問題是「入不敷出」,青平台董事長、現任中央大學經濟學系教授邱俊榮說:「健康的全球化應該是有人出去,也有外國人進來為臺灣所用,是互動的。但臺灣沒有人進來,這就是問題。」青平台社會培力中心主任劉璐娜補充,臺灣高等教育培養出高素質的人力,但這些人力卻為國外所用,沒有在培育他們的臺灣社會貢獻己力,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青平台研究助理陳冠霖指出,國外企業主喜歡僱用臺灣人,是因為相較於其他民族,臺灣人個性溫和,沒有排他性宗教觀和民族意識,加上工作勤奮、願意配合彈性工時。
以人資的觀點來看,上海經睿人才服務有限公司總監許慈芳認為,臺灣人跨文化溝通的能力較突出,熟悉中華文化,對西洋、日本文化的掌握度也相對中國人高,加上臺灣護照在許多國家都免簽,方便隨時安排出差,讓臺灣人才在國際上、特別是在中國市場具有優勢。
年輕人更愛臺,外漂常有無奈感 近年研究臺灣年輕人赴海外工作情況的曾嬿芬提到,她的受訪者有些自稱「臺漂」,他們出國的心態不像父輩祖輩那般,因為嚮往國外生活想移民。年輕世代的海外臺灣人,大部分還是喜歡、並認同臺灣的社會文化與生活。他們「漂」在外地有種無奈感,「是不得已的漂,他們對臺灣的經濟、工作條件有所不滿,不是對社會不滿。」
曾嬿芬指出,以前工業發達的國家(例如歐美),在政治、經濟方面對臺灣人都具有吸引力。現在雖然大家對臺灣的「低薪」、「高房價」、「責任制的職場文化」有所批評,但臺灣年輕人對於「臺灣是民主社會」的認同很強,以臺灣的政治發展為傲。
在 READr 的問卷調查中,大多數在國外工作的年輕人非常喜愛臺灣,對自己現在工作國家的滿意度比不上對臺灣的喜愛程度,但問到有沒有回臺打算時,卻有一半以上的受訪者沒有明確的回臺時間表。曾嬿芬倒是認為這些人回臺的可能性很高,她的初步研究訪談結果呼應我們的問卷結果——許多受訪者說,如果臺灣在薪資、工作發展上有改善的話,他們會想回來,因為臺灣始終是他們有認同感、熟悉感並且具有情感連結的故鄉。
薪資凍漲、工作機會兩極化 但為什麼喜歡臺灣的年輕人仍持續出走?從各界的研究來看,臺灣實質薪資凍漲,產業結構上也面臨後工業化的轉型衝擊。
如中研院經濟所助研究員楊子霆的研究顯示,臺灣實質薪資凍漲,在 2002 年之後,代表「生產品價格」的 GDP 平減指數逐年衰退,反映「消費品價格」CPI 則持續上漲,兩個物價指數走勢出現巨大反差。「以國內產出的購買力來看,臺灣的經濟早已出現停滯。」楊子霆在中研院的專訪中 小結研究成果。
又例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張宜君的研究 指出,臺灣勞動市場結構歷經 30 多年變化,出現工作類型「兩極化」的現象——例行性、勞力密集度高的工作,被新科技取代,勞動力因此流向無法被取代、但薪資福利不佳、甚至沒有勞健保的臨時工性質的服務業。低薪不穩定的服務業工種與需要高技術、高教育水平的高薪職位需求同時增加,中階工作因而消失,能力不足以找到高技術工作的人才,因為中階工種的缺乏,被迫要「向下找」工作。
張宜君在 2018 年撰文 指出,教育水平會很大程度影響日後人們從事的工作及收入,但隨著產業轉型,現實勞動市場上的「好工作」、「壞工作」並不會隨著高等教育擴張分佈,受高等教育者不見得能找到滿意的工作。當整體產業升級、高薪工作增加時,勞動者較易找到高薪且待遇合理的「好工作」;但如果勞動市場條件惡化,低發展性、低薪且不穩定的「壞工作」充斥時,即使有高技術高學歷的勞動者都無法找到「好工作」。
而這些因素皆間接導致了臺灣人才外流問題。對此,政府已啟動一系列留才、攬才、育才政策。國發會就強調,「5+2 產業創新計畫」、「前瞻基礎建設計畫」、「投資臺灣三大方案」都是改善經濟及產業情勢,打造友善人才發展環境的政策。
問題出在產業界? 在鼓勵新創產業根留臺灣方面,國發基金「創業天使投資方案」截至 2019 年 7 月底已審議通過投資 46 家新創事業。鼓勵海外人才回流方面,則有教育部的「博士後研究獎助計畫」、科技部「海外人才歸國橋接方案」等等。
青平台董事長邱俊榮認為,政府的政策是輔助性質,若要從根本解決臺灣的結構性問題,「產業面的改革」才是最重要的。邱俊榮分析,臺灣的中小企業多,資本額較小、相互競爭程度高,業界在節省成本的思維下,不願意花錢培養人才。
研究證實大型外資進駐可帶動當地薪水上漲 青平台社會培力中心主任劉璐娜認為,要改善臺灣就業環境,甚至進一步吸引臺漂回流,政府的主要職責有二。第一是「維繫現在這些公共福利系統的永續性」,例如全民健保、年金制度等等,因為這是臺灣讓人願意留下來的重要吸引力。
第二是「打造國外優質企業來臺投資的環境」,大型企業進駐帶動當地薪水上漲的說法,在張宜君的研究中獲得證實。她指出:「大企業為了追求更高的生產效率,期望透過聘僱條件較好的勞動者來維持生產力,也同時為了留住人才而提供較優渥的薪資條件。」透過引進外資,提升平均薪資、創造更人性化的勞動環境,在競逐人才的壓力下敦促臺灣本土企業升級。
對於民間冀望政府打造投資環境的訴求,國發會表示,政府為暢通人才回流管道,已積極推動相關措施,包括今年 6 月拍板經濟部提出的「投資臺灣三大方案」:歡迎臺商回台 2.0 行動方案、根留臺灣企業投資方案、中小企業投資方案,透過優惠貸款、提供土地水電與稅務等專屬服務窗口等專案政策,讓工商界可以更放心加碼投資,預期能創造 1 兆 1750 億新台幣的投資與超過 10 萬個臺灣勞工就業機會。
留住人才的重擔不應該全落在政府身上,「政府不是發薪水的人,但如何創造友善的環境和友善的法規面?這是可以提出來討論的。」劉璐娜說。
從問卷和訪談結果來看,許多想回流或已回流的人,回臺原因是家庭因素。葉懿倫進一步探討:政府可否從初階的補助投資、法規修訂,進階到改革勞動環境,讓臺灣與國外的勞動環境的差距降低?如受訪者提到的薪資減半、在臺灣市場規模小很多、職場文化難以適應等問題等,都需要更健全的環境,讓回流者能順利與臺灣職場銜接,讓他們發揮在海外的經驗,為臺灣產業升級做出貢獻。
數位經濟是臺灣的未來? 國發會主委陳美伶也呼籲「臺灣人要有信心」,對全球人才競逐的趨勢應該要樂觀看待,臺灣的半導體在全球佔有不容忽視的地位,臺灣的創新能力、設計能力,都在國際上獲得肯定。而在數位經濟的浪潮下,臺灣的產業轉型和升級將會創造許多優質的工作機會,不僅是科技相關產業,服務業也能升級成資訊服務業,「我們只要條件好,會吸引其他外國人來,也會有很多人留在這裡、會有很多人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