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8
170萬人維園流水集會
由於警方對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僅批准集會,民間人權陣線改以「流水式集會」疏散人群,呼籲所有市民「和理非」一日,訴求「警黑四人幫」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劉業成問責下台,並落實五大訴求。下午二點開始,人群爆滿維多利亞公園,部分地鐵不停砲台山、天后、銅鑼灣等站,參加市民滿溢至灣仔、金鐘、中環等地區。民陣晚上宣布有超過170萬人參與本日集會。
贊助 READr
支持更多優質內容
元
(單筆贊助最低 30 元,最高 2000 元)
1984 年,香港回歸中國,當時前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承諾「港人治港」的方針 50 年不變,近年卻出現巨大變化。港人對民主進步的追求從未停歇,從最早聲援中國六四的遊行、四年前的雨傘運動、到今年反對中國干預司法獨立性的「反送中」,READr 帶你從 1989 年開始回顧。
由於警方對遊行發出反對通知書,僅批准集會,民間人權陣線改以「流水式集會」疏散人群,呼籲所有市民「和理非」一日,訴求「警黑四人幫」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警務處處長盧偉聰、警務處副處長鄧炳強、劉業成問責下台,並落實五大訴求。下午二點開始,人群爆滿維多利亞公園,部分地鐵不停砲台山、天后、銅鑼灣等站,參加市民滿溢至灣仔、金鐘、中環等地區。民陣晚上宣布有超過170萬人參與本日集會。
13間公立醫院發起集會,數百名醫護人員右眼貼上紗布,象徵被射爆眼球的救護員少女,抗議警察濫用武力。同時林鄭月娥再開記者會,重申不會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離去時,有記者高呼:「好多市民問你何時去死?」下午,「黑警還眼」機場集會再現黑衣人潮,421航班受影響。晚上,一名環球時報記者付國豪遭機場民眾包圍,聲稱:「我支持香港警察,你們可以打我了。」他雙手被索帶反綁,此畫面激起大陸網民不滿情緒。也有警察遭群眾追擊,並舉起手槍對著示威群眾。情緒衝突與網路上輿論沸騰來到另一新高點。
數萬名示威者在香港國際機場集結,抗議警方過度使用武力,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並且聲援8 月 11 日示威活動右眼中槍的女子。受到示威影響,下午 4 時起,所有航班停飛。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則稱,上週末香港示威者的行為「已經構成嚴重暴力犯罪,並開始出現恐怖主義的苗頭」。
香港機場是全球第一大貨運、第三大國際客運機場,航班取消衝擊巨大,外媒紛紛主動報導。
示威行動持續蔓延全香港。當天週日多起集會沒有得到批准,民眾仍上街集結,在各區發生警民衝突。警方使用武力的程度加劇,如近距離發射布袋彈,擊傷一名到場提供醫療服務的女性示威者的眼球、在葵芳地鐵站內的密閉空間施放催淚彈、在太古地鐵站驅離時近距離向示威者水平發射胡椒球等等。同日在銅鑼灣示威現場,媒體拍到身著與示威者相似的黑衣、戴口罩的警察,在無表明身份的狀態下,持警棍打人、抓人。
對於這些爭議行為,警方在 12 日的記者會上表示,警方確實有發射布袋彈,但不能確定女示威者的傷勢是警方造成;也承認有警員臥底,但強調是為了暸解核心暴力示威者。而武力升級的原因則是示威者的激進程度升級,危急到在場所有人的生命安全。
8 月 6 日,香港浸會大學學生會長方仲賢在商店購買雷射筆,被便衣員警以涉嫌藏有攻擊性武器為由拘捕,引發市民和學生包圍警署抗議,最後群眾被催淚彈驅散。隔日,超過千名市民在香港太空館外發起「全民觀星」活動,手持雷射筆指向路樹、太空館外牆,以戲謔方式抗議警方拘捕買雷射筆的學生。8日,方仲賢無條件獲釋。
反送中運動在 8 月 5 日進一步升級為罷工、罷市、罷課,同時在香港七個行政區分別舉行集會,要求政府回應民眾的五大訴求。受罷工影響,香港機場超過 200 個航班被取消、地鐵癱瘓、香港股市大跌,有示威者包圍警署,多區發生警民衝突,抗議民眾被催淚彈驅散。
警方於該日下午召開記者會,表示自 6 月 9 日至 8 月 4 日,共拘捕 420 人,年齡介於 14 至 76 歲,罪名主要有非法集結、襲警、暴動罪、藏有攻擊性武器等。警方也公佈,截至目前大約使用了 1000 枚催淚彈、160 發橡膠彈、150 發海綿彈。
在社會議題上一向保持中立沈默的香港公務員,在中環集會支持反送中運動,參與人數破萬人。
警方於上環清場時拘捕 49 人,其中 44 人被控暴動罪,其中包括機師、教師、導演、學生…等人。
大批市民在網路上號召前往元朗,抗議7 月 21 日的元朗白衣人暴力事件,並表達警方沒有即時採取行動保護市民的不滿。但警方未批准此次集會,參與者們巧立名目規避非法集結罪名,自發到元朗「散步」、「買土產」,佔據元朗市區,大約 28 萬人參與集會,後遭警方以催淚彈清場。
警方於傍晚開始施放催淚彈清場,附近的居住區、養老院也受到催淚彈影響。由於警方將「光復元朗」定性為非法集結,集會申請人鍾健平被逮捕。這是反送中運動以來第一次未被批准的集會。
民陣再度於 7 月 21 日發起遊行。示威者提出「撤回送中條例、收回 612 暴動定義、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撤銷反送中抗爭者控罪、立即實施雙普選」五大訴求。在法定遊行時間結束後,示威者持續往香港島西邊前進,推進至位於西環的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中聯辦),擲油漆彈弄污國徽,並在外牆塗鴉,遭警方以催淚彈清場。在新界區的元朗地鐵站則出現疑似黑社會背景的「白衫人」持武器攻擊路人。
當晚在新界區的元朗地鐵站內,大批身穿白衫,疑似有黑社會背景的男性持武器攻擊路人,白衣人不只毆打身穿黑衣者的反送中遊行參與者,也攻擊其他民眾,連到場進行報導的記者也被打傷。警方被質疑太晚受理民眾報案、太晚到場,也有民眾指稱警方到場後「放行」白衣人,認為警方與黑社會勾結,親北京建制派議員和地方人士也被指稱參與組織白衣人暴力行動。
從 7 月開始,無中心組織的示威者們在網路上發起示威活動,不限於政府總部所在的香港島區域,九龍區、新界區也出現示威。長者、社工、記者等團體也發起遊行聲援反送中。而 7 月 14 日在新界沙田區的示威,發起人稱有 11.5 萬人參加。警方於夜晚開始清場,在商場內與示威者發生流血衝突。
佔中時曾在政府總部外牆出現的「連儂牆」再現於香港各個公共空間,民眾在便條紙上寫上打氣字句。在連儂牆前,偶有意見不同人士發生口角或因為貼、撕標語發生肢體衝突。
林鄭月娥出席政府例行行政會議前,主動表明《逃犯條例》修訂工作已經「壽終正寢」,並與英語補充「the bill is dead」。從「暫緩」到「停止」再到「壽終正寢」,政府始終沒有正面說出示威者期望的「撤回」一詞。
7 月 3 日凌晨,一名 28 歲女性墜樓身亡,留下遺書表明「反送中」立場。從 6 月 15 日黃衣男墜樓至今,一共有 4 起自殺案的死者留下「反送中」相關訊息。
每年例行的七一大遊行因為反送中爭議創下人數新高,民陣稱有 55 萬人參與遊行。香港政府原訂於舉行慶祝主權移交 22 週年的升旗儀式,但以天氣不佳為由,改在室內收看直播。示威者在升旗場地外至政府總部之間抗議,警民衝突再起。晚上近 9 時,示威者成功破壞立法會大樓閘門進入議場,塗污原本掛在會議廳的香港區徽,並在牆上寫上「太陽花」、「釋放義士」、「反送中」、「真普選」等字句。
7 月 2 日凌晨,大部分在立法會內的示威者自發撤離,警方施放多枚催淚彈驅散在立法會外聚集的人群。香港政府晚上發表聲明,批評部份激進示威者利用「極端暴力」衝擊立法會大樓,香港社會不接受這些暴力行為,政府予以強烈讉責。聲明又重申,政府已經停止所有關於《逃犯條例》的修訂工作,草案會在本屆立法會會期明年 7 月結束時自動失效。
反送中示威者對政府設下死線,要求在 6 月 20 日期限前回應訴求,否則6 月 21 日的行動將升級。後來數千名示威者佔據主要幹道、包圍警察總部、佔領政府大樓癱瘓行政機關。
民陣再度舉辦反送中遊行,提出「不檢控示威者、取消定性暴動、追究開槍責任、撤回送中惡法、林鄭月娥下台」五大訴求。民陣稱近 200 萬人參與,警方公布的最高峰人數則有 33.8 萬人,打破 6 月 9 日遊行人數紀錄,成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多人參與的遊行。為了紀念懸掛反送中標語後墮樓身亡的黃衣男,此次遊行人數被民陣記作「200 萬+1 」。
香港政府晚間回應遊行,表示已停止立法會對《逃犯條例》的修訂工作,重申無重啟修例的時間表。特首林鄭月娥「承認由於政府工作上的不足,令香港社會出現很大的矛盾和紛爭,令很多市民感到失望和痛心」,向市民致歉。
林鄭月娥召開記者會,表示為讓社會盡快回復平靜,會暫緩修例,並為修訂《逃犯條例》帶來的爭議感到抱歉,但強調不會撒回方案,也不會收回警方將 6 月 12 日衝突定性為「暴動」的說法。當晚則有一名反送中示威者墜樓身亡。
一名身穿黃色雨衣的示威者在當天下午爬至太古廣場高處,在棚架上掛起「反送中 No Extradition To China」的橫額、以及「全面撤回送中,我們不是暴動,釋放學生傷者,林鄭下台,Help Hong Kong」的標語。幾個小時後,他從高處墜樓不治身亡。民眾隔天自發至案發現場舉行悼念。
數萬名示威者從清晨開始佔據香港島中心商業區金鐘、中環的主要幹道,包圍立法會,要求撒回修例。受到示威影響,立法會二讀會議未能召開。下午 3 點多,警方以催淚彈、布袋彈及橡膠子彈強力清場。隔天警務處長盧偉聰在記者會上表示,行動中警方一共投擲超過 150 枚催淚彈、20 發布袋彈及數發橡膠子彈,以暴動、襲警及非法集會等罪名拘捕數十人,受傷警員有 22 人。
民間「反送中」情緒逐漸升高,第三次反修例遊行,民陣宣布遊行最高峰有 103 萬人參與,警方則宣稱高峰時有 24 萬人,這是 1997年以來,香港最大規模的遊行。香港政府在當日近午夜回應遊行,表示 6 月 12 日會如常舉行修訂《逃犯條例》二讀。近午夜,一些示威者衝擊立法會示威區的拒馬,警方施放胡椒噴霧及用警棍驅散示威者。
香港法律工作者穿黑衣靜默遊行,要求香港政府撒回修例。主辦方表示約有3000 人參加。
民陣發起第二次遊行,參與人數大幅上升,民陣稱有 13 萬人參與。該次遊行是特首林鄭月娥上任後人數最多的一場遊行。遊行前數天,2014 年發動佔中組織者被香港法院判刑監禁,遊行發起人認為,判決讓更多人決定參加示威。
《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經過 20 日的公眾諮詢期後,提交立法會進行首讀。批評者認為,以往修例的諮詢期最少一個月,縮短修訂《逃犯條例》的公眾諮詢期是有政治目的。香港政府稱收到的 4500 份意見書當中,有 3000 份支持修例。泛民主派要求政府公開意見書內容,但保安局基於個資保密理由拒絕。
民間人權陣線(民陣)發起首次反送中遊行,民陣稱參加者約 1.2 萬人。
香港政府於 2019 年 2 月提出對《逃犯條例》、《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的修法建議,當中刪除原有條文訂明引渡法例不適用於中國大陸、澳門和臺灣的限制,引來外界關注。修法源自於一起 2018 年發生在臺灣的兇殺案,由於臺港兩地沒有司法互助或引渡協議,無法將在臺灣殺害女友的香港籍嫌犯引渡至臺灣審判,香港政府認為法律有漏洞,存在修法必要。
若修例獲得通過,香港特首將可以用單一案件提交的方式移交被告(不限香港人,在香港的外籍人士亦能被移送),不再經立法會或法院監督。雖然移送須經正當程序,且罪名不包含政治犯罪,但不信任中國法治的反對者們擔心,修例後將動搖香港《基本法》保障的香港司法獨立性。香港政府可能在中共當局的影響下,以其他名目將政治犯引渡至中國大陸受審。
修例被香港人稱為「送中條例」。政治團體在 3 月首先發聲,舉辦「反送中」遊行。「反送中」民意在一次次遊行中升高,香港政府的態度從敷衍漠視到動用武力,最終演變成多次百萬人次遊行、香港各地示威者與警方衝突不斷的大規模社會運動。
2019 年 1 月,香港政府公布了《國歌法》草案,「不當使用國歌」及「侮辱國歌」的行為,最高可罰款 5 萬港幣及監禁 3 年,國歌也被納入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內容。香港政府加速修訂《國歌法》之舉,普遍被認為是針對近年香港民眾越來越頻繁的反中行為。
近年香港發生多起「噓國歌事件」。如香港足球比賽前,都會有演奏國歌的環節,當中國國歌響起,現場球迷便會發出噓聲表示抗議。2017 年,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表決,將中國《國歌法》納入香港《基本法》,交由香港政府立法實施。
《國歌法》原訂於今年 6 月於立法會進行二讀,受到《逃犯條例》修例風波影響,《國歌法》二讀將延期至下個會期。
香港民間人權陣線(民陣)自 2010 年開始於元旦舉辦遊行關注社會議題。2018 年的遊行主題是 「反對一地兩檢」,抗議在高鐵香港段西九龍站內設立「中國口岸區」,形同在香港「割地」,約有一萬人參與。經過銅鑼灣書店事件、議員被取消資格(DQ),一國兩制是否真能如《中英聯合聲明》載明的「50 年不變」?香港市民對中國政府的疑慮加深。
從香港延伸至中國的高鐵於 2018 年通車,並實施「一地兩檢」制度,讓旅客可以在同一個地方辦理兩地的出入境手續,意即讓中國的執法人員在香港領土上辦理入境及檢疫等手續。但香港《基本法》中規定,中國的全國性法律只有國防、外交會在香港實施,故有反對者認為一地兩檢的制度違反了《基本法》。
一地兩檢的前例,是中國的深圳灣口岸,香港政府向深圳租用土地,在深圳境內實施香港法律。香港政府將此模式套用到高鐵,讓中國執法人員在香港西九龍站實行中國法律。
佔中運動後,2016 年 9 月的第六屆立法會選舉,有多名曾參與社運的年輕人當選。但在宣誓就職時,包含羅冠聰、游蕙禎等多名泛民主派議員在宣誓時透過修改誓詞、展示標語等行為表達政治意見,共 6 名議員被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判定宣誓無效,失去議會席次,港媒慣稱「被 DQ」(源自 disqualified)。此舉引起部分香港民眾不滿,認為香港獨立的司法體系受到中國政府干預,民主派團體發起「反釋法」遊行,有超過一萬人參與。但最終 6 名議員仍喪失資格。
佔中運動後,「社運進入體制」的呼聲越來越具體,「青年新政」、「香港眾志」等新興政黨成立。2016 年的立法會選舉,在佔中和旺角衝突加溫下,投票率達 58.28%,創下歷史新高。關注土地問題的朱凱迪、佔中學生領袖之一的羅冠聰、主張「香港民族、前途自決」的青年新政參選人梁頌恆、游蕙禎等人當選議員。
「DQ 事件」是人大第 5 次動用「釋法權」解釋香港《基本法》,且不是香港政府提請,而是人大主動釋法。其後的議席補選中,青年選民對事件發展「心淡」,因而投票意願低落,泛民主派表現不如預期,親北京建制派拿回席次,泛民主派失去立法會議案否決權。
2016 年農曆新年期間,警方在旺角街頭取締無牌小販,政治立場傾向「香港獨立」的本土派政治團體人士到場聲援,引發警民衝突。示威者向警方投擲磚頭、焚燒雜物,警方向示威者噴射胡椒噴霧、對空鳴槍示警。香港政府將事件定性為「暴亂」,並以「暴動罪」起訴當日被捕人士,包含政治團體「本土民主前線」發言人梁天琦。
2014 年「和平、理性、非暴力」的佔中行動被清場後,有一波主張「勇武抗暴」的香港社運能量興起,支持者主張香港前途自決,強調香港「本土價值」,有些人更主張香港脫離中國獨立。旺角衝突的黑夜中,「本土派」的熊熊火光讓社會無法忽視。2018 年,梁天琦因暴動罪、襲警罪被判 6 年監禁,同案被判最重的則是刑期 7 年監禁的社運人士盧建民。
2015 年 10 月至 12 月期間,以販賣政治書籍聞名的香港銅鑼灣書店員工陸續失蹤,最後皆證實被拘留於中國境內。且已成為瑞典公民的桂敏海是在泰國失蹤,李波則在香港境內失蹤,引發「中國公安跨境抓人」的疑慮。香港人擔憂,中國政府此舉是破壞一國兩制下香港享有的言論自由及人身自由。2016 年 1 月,支聯會發起遊行至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要求中國政府交代 5 人下落,支聯會表示參加者超過 6000 人。
2016 年初,中國鳳凰衛視播岀對李波的採訪,李波稱自己是「自願偷渡回內地協助調查」。除了桂敏海之外,其他人也在具有中國官方色彩的媒體報導中「認罪」。桂敏海的「公開認罪」新聞片段則自稱他是因為多年前在中國犯下酒駕致人於死案,自願回國自首,桂敏海至今仍位於中國,確切下落不明。
李波等 4 人陸續返港後,要求警方銷案,表示不需要香港政府的協助。但銅鑼灣書店創辦人林榮基在 2016 年 6 月由香港民主派議員陪同公開現身,推翻先前說法,講述被拘留、被刑求的實況,並獲得民主派、支聯會等組織發起遊行聲援。
2019 年香港政府提出《逃犯條例》修訂後,林榮基擔心自己會再度被遣送中國,來到臺灣,希望能在臺灣定居。
9 月底,學民思潮黃之鋒等人發起罷課,示威者圍堵政府總部,強烈要求中國人大常委會撤銷「831 決定」。經警方驅散後,示威者陸續散往其他地方聚集,在政府總部金鐘、商業區中環和旺角等地長期佔領,演變成長達 79 天的佔領運動,共有 120 萬名香港人參與。最終,人數漸稀的佔領區相繼被警方清場,不但「真普選」的訴求未能實現,香港政府也對「雨傘運動」的發起人及領袖提告。
為了驅散示威者,香港警方施放催淚彈,示威者則用雨傘抵擋,愈來愈多人將示威稱之為「雨傘運動」。
2019 年 4 月,「佔中三子」及另外 6 名民主派人士被裁定「公眾妨擾」罪名成立,戴耀廷、陳健民等 4 人在法庭宣判後即時入獄。
2014 年 8 月 31 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在北京舉行,對於香港爭「真普選」的民意,會議中仍做出 3 項決定(被稱為「831 決定」),都無法達成一人一票選特首的真正普選。佔中三子戴耀廷在 831 決定後,表示和平對話已不可能,佔中必然發生。
「831 決定」的完整內容為:
1. 2017 年只有提名委員會有權提名特首候選人,提名委員會的組成照舊(由四大界別組成的 1200 人)
2. 須取得半數提名委員會同意,才能正式成為特首候選人
3. 提名委員會只能選出 2 至 3 個候選人
2013 年 3 月,香港大學法律系教授戴耀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陳健民、牧師朱耀明 3 人發表「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信念書,表示預計在 2014 年發起佔領中環交通要道的公民不服從運動,爭取 2017 年的特首選舉能夠達到一人一票的「真普選」。3 人被稱為「佔中三子」。
《基本法》承諾最終香港會有普選(公民直選),但中國一次次將實行普選的日期推遲,從 2007 年延到 2017 年,至今仍未落實。到目前為止,香港特首都是由選舉委員會選出,雖然選舉委員會的人數一直有擴增,但始終跟《基本法》承諾的普選有差距。香港政府於 2013 年 10 月成立「政改諮詢專責小組」,就普選問題進行公眾諮詢;同年 3 月,佔中三子發表「讓愛與和平佔領中環」信念書,翌年中國人大會議討論香港政改的走向,成為其後雨傘運動的直接導火線。
香港政府決定在義務教育的必修課程中設立「德育及國民教育科」,藉以加強學生對中國的自豪感與認同感,反對者認為此舉是灌輸香港學童愛國民族主義情感,有「洗腦」的疑慮。7 月 29 日,由黃之峰擔任召集人的「學民思潮」及多個政治團體發起反國教遊行,有 9 萬人響應上街。最終香港特首梁振英在 10 月宣布擱置課程推行。
以「反國教」為宗旨的成立的學民思潮於 2011 年成立,在此次遊行媒體聲量達到最高峰。2012 年 7 月 29 日遊行後,面對政府的消極態度,抗爭行動升級,8 月示威者包圍政府總部,並開始絕食、罷課。 9 月 9 日,梁振英宣布取消「德育與國民教育科」的 3 年開展期,學民思潮宣布結束佔領運動,但會繼續抗爭到政府撤回為止。 10 月,香港政府宣佈將擱置課程推行。
「興建高鐵香港段連接至中國高鐵網」從構思到進入立法會討論歷時 6 年,最終興建高鐵的 669 億港元撥款在 1 月 16 日通過。議案進入二讀階段時,反高鐵示威者包圍前立法會大樓,要求與運輸及房屋局局長鄭汝樺對話,演變成為警民衝突。最終高鐵還是在 2018 年通車,並實施爭議的一地兩檢制度。現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時任發展局局長。
廣深港高速鐵路香港段興建計畫,除了預算過高、拆遷新界非原居民村落以外,在香港境內設立形同中國口岸區執行中國法律的「一地兩檢」是否破壞一國兩制也是爭議焦點。
預算通過的 4 年內,由於工程延宕,通車時間由 2015 年延至 2018 年,最終在 2018 年 9 月通車。總長 26 公里的高鐵香港段工程預算不斷追加,原訂造價 650 億港元,在 2015 年修訂為 844.2 億元,被批評為「造價全球最貴」高鐵。
2003 年的七一遊行主打「反對 23 條立法」,有 50 萬民眾上街,大大超出政府預期。香港《基本法》第 23 條是關於香港應立法禁止任何分裂國家等行為,被視為中國政府插手香港事務。在民意壓力下,特首董建華對法案做出修訂,但由於部分親北京建制派議員不支持,法案因支持票數不夠被撤回。董建華則承諾經濟發展優先,立法沒有時間表。
2002 年,中共前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希望香港政府落實《基本法》第 23 條立法。香港政府稍後頒布《實施基本法第 23 條諮詢文件》,希望將分裂國家行為與顛覆國家列為刑事罪行,引發市民強烈反彈,憂心一國兩制的自主性和自由傳統受 23 條侵害。23 條立法未過,保安局長下台,董建華於 2005 年也以身體健康為由提前辭任特首。
香港《基本法》第 23 條的全文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特別行政區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特別行政區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絡。
1989 年 5 月 21 日,香港超過 100 萬人走上街頭,聲援北京天安門廣場前的學運。這是香港首次出現百萬人級別的街頭遊行,被視為是對中國政府宣布北京戒嚴、並將天安門學運定性為「動亂」的反彈。
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簡稱支聯會或港支聯)也在當天成立,支聯會的綱領是「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六四事件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此後支聯會每年 6 月 4 日都會在維園舉辦「六四燭光晚會」,口號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