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能源為什麼要轉型?
- 臺灣的能源 98% 仰賴進口,應提高自主程度,實現能源安全
- 現有核電廠退役年限逼近,核廢料存放、核四是否重啟、替代能源哪裡來⋯⋯這些議題不能再拖
- 回應臺灣社會對空污、生態環境永續的呼聲
- 回應各國受到極端天氣衝擊,開始降低碳排放的世界潮流
- 跟上世界發展綠能產業鏈,讓產業及鄉鎮轉型
但有專家質疑能源是否一定要轉型?小英上台後發生的幾次「能源危機」,也在挑戰人民對能源轉型的信心。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電價會不會漲、火力和核能真的不好嗎⋯⋯等問題?
2018 年末的公民投票,讓「能源議題」從國會進到千家萬戶。由於「電」的問題直接影響民生,臺大風險中心在公投前抽樣的民調顯示,有超過八成的民眾關心能源政策發展。透過 READr 的小測驗,來看看你的想法跟哪個總統最接近!
背負能源轉型的責任,蔡英文政府卻面臨困境。距離小英 2020 年爭取連任的投票日剩不到 365 天,一起來看看她的能源政策推行得如何。
台電預測,20 年後臺灣將出現供電不足的問題,你的解決方法是?
但有專家質疑能源是否一定要轉型?小英上台後發生的幾次「能源危機」,也在挑戰人民對能源轉型的信心。
總統蔡英文上任後發生的能源大事
2017-08-15
815 全臺大停電
大潭發電廠跳電造成停電,影響戶數超過 830 萬戶,經濟損失數億元
2017-07 ~ 2018-12
彰化漁民抗議離岸風電開發案
彰化漁民抗議離岸風電設廠破壞當地生態、影響漁獲,環保團體也參與抗議
2018-04-01
電價漲 3%
電價 4 年半來首度調漲,未過門檻的小度數住戶與商家電價不會漲
2018-10-08
觀塘三接案環評通過
中油第三天然氣接受站(簡稱三接)環評在環保團體抗議聲中通過,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請辭
2018-10-12
停止擴建深澳發電廠
因可能帶來空污、破壞當地環境,深澳火力電廠擴建案爭議多時,在三接環評通過後,行政院長賴清德宣布停建深澳
2018-11-03 ~ 11-18
反空污遊行
臺北、高雄、台中分別舉辦以減煤為主訴求的反空汙遊行,總計約上萬人走上街頭
2018-11-24
能源議題公投通過,非核家園條款失效
反空污(第 7 案)、反燃煤電廠(第 8 案)、廢除《電業法》非核家園條文(第 16 案)公投通過,《電業法》中規定 2025 非核家園的條款失效。火力發電每年要減少 1% 並不再新建擴建燃煤電廠,政府因此需重新調整能源政策
2019-01-19
躉購價爭議,離岸風電廠商停工
因 2019 年預告的躉購電價比去年大降 12.7%,考量成本,外商沃旭能源停止執行與臺灣廠商的合約,引發風電外商是否「棄臺」的擔憂,也有人認為政府不該花鉅額向外商買電
2019-03-04
經濟部提出新能源配比
因應公投結果與電源開發計畫,政府提出新的 2025 能源配比:燃氣 50%、燃煤 27%、再生能源 20%、核電 1%、燃油和抽蓄水力也各 1%
蔡政府在 2017 宣佈能源轉型目標,2019 年初經過修正,但不管是原版還是修正版,與發電現況相比都有很大不同:
蔡政府原先規劃的 2025 年能源配比為:再生能源發電量 20%、天然氣 50%、燃煤 30%,因應去年底的公投民意,經濟部在 2019 年 3 月微調成核能、燃油、抽蓄水力各 1%,燃煤 27%。
經濟部重申「非核家園」目標不變——2025 年 5 月最後一座核電廠執照到期後不再延役,確定核電將走入歷史,但長期的能源配比究竟為何,經濟部還在研議。
處理過去能源轉型的阻礙:
確保開發新能源時不缺電:
就算解決轉型後的電價問題,降低煤電、不要核電後,電從那裡來?身負重任的再生能源能及時補上缺口嗎?
按照蔡政府的規劃,發電量的缺口將由再生能源來填補。但綠能的發展卻引發一些批評:
綠能不穩定
綠能很貴
綠能裝置土地有限且影響生態環境
目前再生能源以水力發電為最大宗,生質能(垃圾沼氣發電)排第二,但這兩者已近飽和,想大幅提升再生能源,要從太陽光電和風力發電著手。
預計 2025 年,太陽光電會取代水力,成為臺灣最主要的再生能源。
臺灣自 2000 年開始補助政府單位及民間設置太陽光電設施,2009 年《再生能源發展條例》確立台電以 20 年為期,以固定優惠價格收購綠電的「躉購制度」後,裝置容量才開始明顯快速上升,蔡英文上台後,推動「太陽光電 2 年推動計畫」,2016 年至 2017 年的裝置容量成長率達 42%。
雖然過去在政策鼓勵達成高成長率,但要達成目標還需要高倍數的成長。且要順利設置太陽光電還有重重關卡:
臺灣風電發展比太陽光電早,但仍有問題未解:
從燃煤為主轉成燃氣為主,遇到這些挑戰:
要從發電量近 10% 降到 0%,遇到這些挑戰:
文字:劉子維設計:陳怡蒨工程:HY Tan
照片來源:台灣電力公司、中華民國外交部、姜永年、楊彩成
2019/03